安徽向新丨淮北杜集:煤竭后的蝶變
日前,根據《安徽省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4)》《安徽省投資“賽馬”激勵機制(2024年修訂)》等文件精神,經省政府同意,決定對2024年一季度擴大有效投資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的5市16縣(區)通報獎勵,其中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名列其中。
要知道,從曾經累計生產原煤4.5億噸,佔全市原煤生產總量的一半多,再到今年最后一對國有煤礦雙龍礦關井閉坑。對杜集區來說,“煤城”不產煤,無異於一場傷筋動骨的手術。
“煤城”不產煤后,杜集何以走過“漫長的季節”?
“產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命脈,各地追‘新’逐‘智’,新質生產力發展熱潮涌動。”杜集區委副書記、區長史慶超直言,隻有淘汰落后產能,並不斷進行轉型升級,舊產業才不會成為老工業城市轉型的“包袱”,杜集區才能不斷提“質”向“新”。
“重塑包袱”助力轉型提速
6月19日,人民網記者走進杜集區伊特納能源科技公司3號組件車間內,隻見全自動智能制造生產線高速運轉,機械臂揮舞不停,各種設備馬力全開地進行太陽能電池片的紅外焊接作業。
而早在伊特納成立之初,公司領導一時難以決定在哪選址落地。“請相信‘杜集速度’!”杜集區領導給公司負責人吃了“定心丸”。
焊接返修。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杜集區朔裡鎮鎮長高麗介紹,當時為了該項目,他們專門建立多個微信群,堅持每日調度項目進展情況,全力以赴服務保障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一個月內,與水電氣職能部門深入對接,幫助企業跑手續,完成用水過路管網施工,制定用電線路及方案﹔兩個月內,朔裡鎮完成征地、清表、規劃、供地等一系列企業用地手續,企業同步完成了勘測、工廠規劃設計、施工圖紙設計等工作。
至此,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一年零三個月,伊特納公司成為淮北市第一家投產的電池片生產企業,也創造了先進光伏產業項目建設的“杜集速度”。
就在一個月前,總投資4億元伊特納項目二期又正式提上日程。“杜集區在資金、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這給我們提供了二次投資的信心和底氣。”公司副總經理周新陽說,目前公司已與國外做BIPV的汽車廠家,包括國內的一些大型的組件廠簽訂合同。
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忙碌。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雖然資源從富裕走向枯竭,但杜集區的創新精神並沒有絲毫“枯竭”,“伊特納”便是最好的証明。通過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杜集區讓企業“各有絕技”。
也正是遵循了這一發展規律,杜集區全力破解“煤竭城衰”魔咒,堅持“工業強區”戰略,堅持以誠心、真心換來舒心的招商理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不斷推進延鏈補鏈強鏈,逐步形成了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同時,圍繞安徽省首位產業,杜集區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產業,打造段園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重點發展汽車結構件、內飾件、汽車電子、汽車用品及后市場等產業。同時新能源汽車城市展廳也於6月16日開業,已入駐13家汽車品牌,開業運營一周已售出60余輛車。
合眾機械生產場景。合眾機械供圖
如今,像金岩高新高嶺土砂粉、瑞德金屬軟磁粉芯、合眾洗選環保設備、藍藍高端數控機床設備等一批發展潛力大、質量高的新興企業產業正在為這座老工業城市“強健筋骨”。
目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8家,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先進制造業成為支撐當地工業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在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創五年來最好成績,全區老工業基地改造、產業轉型升級工作連續兩年獲省政府督查激勵表彰。
“非煤產業”構筑新優勢
告別“煤炭時代”后,煤城依托現有優勢產業、遵循產業轉型升級規律,既要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也要讓新產業不斷結碩果。史慶超說,這是杜集區多年“爬坡過坎、滾石上山”得來的經驗。
在杜集,一方面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加快建設“一高兩新”等新興產業,另一方面奮起發展非煤產業,新動力影響逐漸顯現。
安徽疆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於2019年的企業,在2023年遷至淮北,該公司致力於通過創新的直播電商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基地主播正在直播中。受訪者供圖
在2022年,公司的直播電商業務做到本地頭部,銷售額達到10億多元。2023年成立疆湖典藏,月交易量過億元。目前正在與江蘇一家企業合作,開展跨境電商平台業務。
“我們幾乎是拎包入駐杜集區,現在淮北這邊有三四十人的團隊,下一步要在杜集區培育專業優質的電商直播人才,助力當地電商產業發展。”該公司負責人王騰飛表示,杜集區是“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杜集正在成為全市電商直播的首選地和集聚地,來到這裡大有可為。
新產業發展半徑不止於此。杜集區注重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哈工數字農業項目建設,發展有機、綠色、營養型高端面制品,繼續深挖段園葡萄文化,依托悅享客、上海統御果蔬深加工等項目,精深開發罐裝水果、藥食同源果飲等,提高產品附加值,高標准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航拍朔西湖。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眼下盛夏時節,位於杜集區的朔西湖,色彩斑斕的樹木和植被在藍天下肆意搭配,繪出了一幅幅“醉”美生態畫卷……這處集生態修復、輕奢民宿、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大型城市郊野公園,幾年前還是廢棄的採煤沉陷地。
伴隨著朔西湖採煤沉陷區治理,杜集區人民醫院、淮北理工學院、吾悅廣場等城市設施相繼建成和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當地居民的出行、醫療、教育、購物條件。同時,朔西湖旅游產業的發展,給當地居民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受益群眾達2萬余人,有效促進居民增收,實現“煤美與共”。
曾經的皖北重工基地,如今甩掉包袱換擋升級,由“重”變“輕”變“新”,孕育新機的杜集區正在駛向又一個值得期待的春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