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民生工程

宣城績溪:“扮美”一條精品路 引來交旅新“蝶變”

2024年06月13日10:5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別有洞天、海拔1158、石來運轉、兄弟鬆、荊靈璧、天路摩旅、關刀峰橋面彩繪、七彩荊州、那一年1988……”這是皖浙天路新增的一個個新節點,勝絕一方,令人沉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皖浙天路”打卡。

近年來,安徽省績溪縣堅持把推進交旅融合發展作為貫徹交通強國戰略、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文旅強縣的重要抓手,依托山水生態資源,大力構建“蘭花草”型交旅融合體系,精心打造“山水績溪·美麗公路”,推動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轉變。今年“五一”期間,依托交通優勢,全縣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全縣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9.69%、71.20%。

久久為功扮美“皖浙天路”

“皖浙天路”又名“荊州公路”,位於績溪縣最偏遠的荊州鄉,距離縣城75公裡,毗鄰浙江。之前因為這裡海拔有1100多米,公路難通,山裡人出趟山進點貨隻能翻山越嶺肩扛背馱,直到1985年才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歷時4年打通了全長31.5公裡的“荊州公路”。公路最高處在山雲嶺隘口,路面海拔1158米(為安徽省公路最高點),共有彎道351處,回曲21起,最小半徑15米,成為華東地區三大盤山公路之一,以其高、險、奇、美,被譽為“皖浙邊界上的唐古拉”。

2016年,績溪縣針對“皖浙天路”等級低制約一方經濟發展的實際,將其納入縣級暢通工程,按照“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理念,投入資金5600多萬元,對公路按照“暢、安、舒、美”標准進行升級改造。2018年又將“皖浙天路”列入“養護示范路”,投入資金硬化美化路肩,完善沿線標牌標志,因地制宜補種樹種,增加植被,豐富開花灌木、色葉植物等,還修建了觀景台和觀景修車場,精心打造了一條“山溪相映、路景相隨”的高顏值“四好農村路”。

2023年,為了進一步打造旅游公路,績溪縣開展了“皖浙天路微改造·精提升”,投入1000多萬,優選“皖浙天路”其中41處節點進行改造提升,經過節點整合后定為“天路十三景”。每一個節點配一個宣傳語,如“別有洞天”節點的宣傳語:山野萬裡,我在荊州等你,等你一起聽濤觀海﹔“石來運轉”節點的宣傳語:石來運轉,擁抱未來﹔“海拔1158”節點的宣傳語:海拔1158,天路等你打卡﹔“天路摩旅”節點的宣傳語:生而自由,愛而無畏……這些經過改造提升的“皖浙天路”節點,將風景、公路、農耕、運動等主題鑲嵌在的路邊,成為一道道美麗景點。

升級改造后的“皖浙天路”,水泥路變成了柏油路,路面干淨整潔、綠化整齊美觀、安全防護齊全,讓自駕游或坐大巴車來游玩的旅客更加的方便快捷和安全。迂回而上的盤山公路邊、山谷中、半山腰裡分布著一些古村落、古民居、梯田,峽谷、瀑布、雲海,比比皆是,恰似世外桃源,一步一景,風光無限,又如同一幅巨軸山水畫卷,春夏秋冬,沿途景色因季節各異,風景勝絕一方,令人沉醉,成為名燥一時的最美“皖浙天路”。

路美了,旅游也旺了。這條公路入選自駕、騎行的最熱線路,並一舉成為中國·績溪“馬自騎”大會賽道名揚海內外。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騎士駕車馳騁“皖浙天路”的“雲端天路上”,一路美景相伴,場面十分壯觀。今年“五一”假期總車流量達3.1萬車次,創歷史新高,且“皖浙天路”自駕游線路入選長三角體育項目,成為縣域旅游大放異彩的明珠。

趁熱打鐵交旅新“蝶變”

“皖浙天路”的鳳凰磐涅后人氣扶搖直上,績溪縣趁熱打鐵,按照“提升一個節點,帶動一塊區域,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從2023年起,以提升路域環境,提升公路服務品質為目標,投資1.5億元,開工建設路域景觀提升改造工程。

此次路域景觀提升分三期實施,在全域范圍內重點打造26個公路沿線景觀節點。全面加強路域環境保護和特色小鎮、精品村落、休閑驛站、網紅打卡汽車露營地、旅游服務區、民宿集聚區、綠道系統等設施建設。通過系統推進、整體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各種業態於一體的“慢游”交通網絡,實現“處處是景區、步步有景點、路路見風景”。比如,在“花海梅干嶺”等旅游線路擴建停車帶、觀光台等慢游設施,為提升公路服務內涵作出了有益實踐。

與此同時,投資約0.2億元,在績寧、績歙、績旌交界處節點進行景觀打造,選擇依山傍水的位置,高標准設置公路驛站,建設觀景台、生態走廊、停車場、衛生間、小游園等休憩設施,青山依依,綠水潺潺。不僅為過往司機、行人、游客提供了一個放鬆心情、休閑嬉戲的好去處,更營造出了“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的美麗意境,讓一條條“產業路”“資源路”“旅游路”“觀光路”變得“會說話”。

績溪縣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現有村落、景點為依托,大力實施“百個景區村庄創建工程”。即建成一條通村道路。結合“四好農村公路”建設,實施景區村庄與交通干線連接線“最后一公裡”通達工程,提高連通景區村庄道路的建設標准,達到雙向通車水平,大幅提升通達條件。 建成一座停車場。適應自駕游持續增長的趨勢,每個景區村庄建設停車場1處以上、標准停車位10個以上。建成一套標識系統。實施旅游交通標識系統改造提升工程建設,在縣域旅游干道、景區村庄入口設置交通標識牌,景區村庄內部設置交游覽通指示牌,形成完善的旅游指示系統。通過持續努力,目前全縣景區村庄交通基礎設施得到全方位提檔升級,滿足了城裡游客“下鄉來”的基本需求。

在此基礎上,該縣還全面完成了農村公路新改建50個城鄉客運候車亭,添置了10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全縣范圍內景區全部開通客運班車,有力推動了全域旅游發展“蝶變”,也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景色。(績交軒)

(責編:劉穎、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