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良方”疏通中醫藥產業“經絡”

紫菀、白芷、白芍……安徽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成長中的中草藥鋪滿廣袤大地。
這裡是安徽省亳州市,一縷藥香跨越古今。
作為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藥保健飲品生產基地,去年亳州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達1852.5億元,同比增長11.32%。
從一塊藥圃到千億藥都,從手提肩扛到產業集聚,這背后有中藥材種植戶辛勤耕耘的汗水,有店主多年苦心經營的堅守,有地方特色產業穩扎穩打的發展,也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心澆灌。
截至3月末,亳州市中醫藥產業貸款余額279億元,同比增長18.8%﹔中藥材種植保險投保面積達4萬余畝,保費規模600余萬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9900多萬元。其中,中醫藥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1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
亳州是當前皖北六市中發展勢頭最好的市:2023年全年生產總值同比增速領跑皖北,今年一季度持續位居首位。
打造千億級現代中醫藥產業、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千億級文化旅游產業。近年來,亳州咬定這“三個千億級產業”的目標持續深耕不輟。金融+中醫藥產業,就是要素資源向優勢產業集聚的生動實踐。
這碗“藥”,既是現代中醫藥產業的“補氣”之舉,也起到了區域發展的“壯骨”之效。
因地制宜、創新產品,補齊融資短板
初夏時節,在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田野裡種植的中藥材一望無際。
“這都是俺種的。”馬偉是附近的種植大戶,他告訴記者,“俺從小就跟中藥材打交道,以前種得少,二三十畝吧,流轉一畝地就得一千塊,還要買苗、買肥,都得不少錢咧。現在俺這種得不少,紫菀有70畝、白芷60畝、白芍40畝等等,品種不少,加起來有個兩三百畝地咧。”
從二三十畝地到兩三百畝地,種植規模不斷壯大的背后是“活水澆灌”。
“20年前,我從藥都農商銀行貸款3000元,開啟了中藥材種植創業路﹔2014年,為了擴大種植規模,從亳州藥都農商銀行貸款5萬元,2015年提額至10萬元,2016年提額至20萬元。”馬偉笑著說,“隨著規模的擴大,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也就越多,但是我們沒有抵押物,借不了太多錢。”
亳州藥都農商銀行在走訪調查中發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面臨抵押難題,貸款額度受限。
“結合亳州實際情況,我們創新推出‘道地藥材預期收益貸款’。”亳州藥都農商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道地藥材預期收益貸款”主要是針對種植大戶,在不改變土地用途和借款人本人自願的前提下,用土地附著道地藥材預期收益作為擔保,“了解馬偉的情況之后,我們利用新產品,僅3天時間,就為其發放了50萬元的貸款”。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圍繞信用貸、中期流貸、供應鏈金融等方面,亳州加快中醫藥特色金融產品創新,越來越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得到精准支持。截至3月末,亳州市中醫藥產業貸款余額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6.8個百分點,佔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為7.6%,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
眼下,正是中藥材陸續產新之際,地產藥材經營戶翟世一開啟了新一輪的收購,“中藥材價格有所上漲,流動資金不足”。資金的缺口並沒有給翟世一帶來過多煩惱。“我的貨都存放在亳州市中聯物流園管理有限公司冷庫,可以直接申請存貨質押融資,在物流園內就可以直接辦理,不到10分鐘,業務就辦理好了。”翟世一說。
據悉,亳州多家銀行圍繞中醫藥產業鏈開展存貨質押融資業務,辦理的存貨質押物品以中藥材為主,採取“合作准入、線上申請、雙向評估、倉儲兜底”模式與第三方倉儲監管公司開展合作。其中,2019年,藥都農商銀行與中聯物流園開展業務合作,截至目前,該行存貨質押業務累計放款87.41億元、1665戶、11125筆。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亳州監管分局局長張天鵬介紹,圍繞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倉儲、物流、貿易等全流程,創新中藥材種植災害、目標價格、產地溯源、品質保障、產品責任等“一攬子”特色保險產品﹔在中醫藥科技創新、技術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方面,積極創新醫藥、研發、人才方面信貸及保險產品,助力亳州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主動對接、貼心服務,“貸”動藥商生意
在中藥材產業鏈條中,中藥材市場是重要環節。
日上市2800余種中藥材、日客流量6萬人,年交易額超560億元……走進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中藥材琳琅滿目,交易聲不絕於耳。
“做生意,哪有不缺錢的,錢越多越好呢。”5月底,亳州市全膠堂老板李正興笑呵呵地說,在他家店鋪門口,記者看到星級藥商的牌子锃亮,“我以前都是民間借貸,主要是圖省事,怕去銀行,跑好幾趟,又要准備一堆材料。現在不一樣,銀行客戶經理經常來店裡轉轉,不用去銀行,直接在店裡就給我把貸款辦好了。”
李正興是市場的首批入駐商戶,經營了11個年頭,每年冬季進貨的時候都是他最煩心的時候。
“我們家主要做阿膠等滋補品,冬季是進貨的旺季,產品價格又比較高,對資金的需求量不小。”李正興說,去年底,獲得了市場“十大誠信經營藥商”的榮譽,“信用”和“口碑”成為“真金白銀”,“農業銀行在走訪中了解我們的資金需求之后,帶著設備來店裡,很快就給我們發放了100萬元的信用貸款,不僅便捷,而且利率低,不到4%,之前民間借貸利率要8%以上。”
據悉,2023年底,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聯合中國農業銀行亳州分行為獲得“十大誠信經營藥商”“十大傳承經營藥商”“十大創新經營藥商”進行集中授信,給予最高200萬元的金融扶持。“我們與市場合作,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商戶情況,給予更多的信用貸款支持,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商戶誠信經營,更好發展。”中國農業銀行亳州分行有關負責人說。
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中的每一家店鋪裡藏著不止一個打拼故事。在聖香堂中藥材店內,沉香、檀香、虫草、陳皮等名貴藥材散發出陣陣香味,老板陳雨說:“4月份的時候,我去了趟越南,進了一兩百萬元的貨。我們這個行業,對流動資金要求高,需要囤貨。下游主要是中藥飲片廠,他們下單的話,就需要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把貨送到廠裡去。”
“我們一般有至少2個月的賬期,這就對流水考驗很大。去越南的時候,店裡的流動資金就不夠用了,還好藥都銀行藥鄉支行為我們辦理‘藥商貸’300萬元,純信用、三年期,隨借隨還。”陳雨表示,做藥材生意,沒有金融機構的支持,很難做大,隨時可能就需要一筆大金額的資金去進貨,“誠信經營很重要,我們也是‘十大誠信經營藥商’,去年農行也給予了我們100萬元貸款支持。”
張天鵬表示,多家銀行保險機構入駐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設立金融專區,打造近距離、差異化服務,共建共享信息平台,實現“隻讓客戶跑一次”的全鏈金融服務,向該市場2000多家商戶貸款達26億元。
金融服務,連著商戶經營的“小生意”,也牽動產業經濟發展的“大格局”。
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貸款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方讓金融資源有效轉化為產業發展前進動能,更好為經營主體增信心、為經濟發展添活力。
精准施策、多元聯動,助力產業壯大
“藥材好,藥才好。”優質中藥材是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5月底,記者走進亳州興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藥用植物組培繁育中心,隻見植物工廠裡布設了各類環境傳感器,亳菊、半夏、亳白芍等組培種苗在此生長。
“你看,這些都是通過組培技術進行提純復壯與脫毒快繁的中藥材優良種苗。”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凱介紹,“這些種苗在可控環境條件下可縮短育苗周期、保証秧苗質量,有效解決優良種苗缺乏的產業發展瓶頸。”
種苗繁育不僅耗時耗力,也費錢。“經過幾年的研發,2023年產品開始投入市場。”劉凱坦言,前期投入已經不菲,而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和訂單的增加,多品種備貨資金壓力較大,在傳統的授信模式下,企業能夠獲得的新增貸款額度非常有限,“公司之前從未從銀行貸款過,貸款還是存在一定困難的。”
中國銀行亳州分行在走訪中了解到企業的資金需求后,綜合評價其歷史信用狀況、經營勢頭、發展前景,突破傳統的授信擔保方式,設計個性化的授信方案,並成功為該公司發放1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實現了企業融資“從0到1”的突破。
清洗、蒸煮、冷激、脫皮、切片、篩分、干燥……在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的趁鮮加工車間,經過十幾道工序后,帶著泥土的芍根,已經變成一片片厚薄均勻的片狀藥材。
“去年,企業內銷超8億元,出口超2億元。”該公司副總經理趙維合介紹,“今年市場行情依舊不錯,年初投資1.5億元建設新的生產車間,目前正在安裝設備,下半年可以投產。”
趙維合坦言,作為一家集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制造、產品研發、進出口貿易於一體的現代化中藥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大,“新的生產車間能夠如此快速地建設完成,離不開金融機構5000萬元貸款的支持”。
“自協和成藥業2005年成立之初,我們便與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根據協和成藥業的經營狀況和市場需求,提供靈活的授信支持,近年來累計為其授信1.3億元。其中非敞口1億元,用於辦理票據貼現業務﹔短期流動資金貸款3000萬元,用於日常生產經營。”中國銀行亳州分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孫黎表示,同時,還為企業提供國際結算、賬戶服務、代發薪等一攬子綜合服務,全方位滿足企業金融需求。
立足地方特色產業,精准開出金融“良方”。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定不移支持亳州加快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同時,緊密結合安徽省情和發展戰略,堅守普惠金融初心使命,著力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努力實現機會平等,解除要素獲取不均等對生產力發展的束縛,全力促進新質生產力生成、發展與壯大。(本報記者 何 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