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從初出茅廬到獨當一面

中國科大附一院“青年醫生”成長記

人民網記者 周坤
2024年05月04日09:0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每一位醫學大師都是從青年醫生成長起來的。在醫院中,青年醫生是發展的主力軍,也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他們用辛勤努力為科室注入活力,推動醫學高速發展。

五四青年節之際,記者走近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多名青年醫生,看他們是如何從初出茅廬走向獨當一面。在他們的故事中,我們既能了解這群青年醫生在高水平醫院學習奮斗的故事,也能透過他們的思考,了解現代醫學學科的發展趨勢,以及日常生活中我們忽視的健康知識。

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汪蓓蕾:院校融合育人 激活“青年思維”

在別的行業,可能參加工作就意味著學生生涯的終結。然而,在醫生這個行業,大學畢業之后走上臨床崗位,意味著開啟了更重要更艱苦的學習之路。

“從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的第一天起,我就明白,自己的選擇是多麼正確。”汪蓓蕾還記得,剛進入醫院參加新員工培訓時,第一節課就是業內大咖講課,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這讓我在邁出從事醫生第一步時,就踏上了正確的軌道。”

更讓汪蓓蕾感到幸運的是,醫院還不定期邀請國內甚至國際大咖來院內交流學習,讓年輕醫生們掌握最前沿知識的同時,培養了科研思維。

汪蓓蕾正在為老人檢查病情。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汪蓓蕾正在為老人檢查病情。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如果說大咖講課,在汪蓓蕾心中種下了“科研種子”,那麼六年多前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在融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后,院校融合則讓汪蓓蕾的“科研種子”發芽開花。

“現在有機會參與課題組的業務學習,可以有很多交叉學科的課題,而專家們的教導,如同醍醐灌頂。”汪蓓蕾感慨道。

比如,眼下汪蓓蕾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雷達專家合作一個項目,是毫米波雷達睡眠監測系統在臨床中的應用。“我們都知道雷達用於軍事用於航空航天等這些高科技,但實際也可以貼近臨床,貼近老百姓的生活,這一下子就讓我們打開格局、提高眼界。”汪蓓蕾說。

一邊做臨床一邊做科研,汪蓓蕾一直把自己當成學生,不斷吸納,不斷成長。凡事盡力者無憾,“學生心態”讓她在前行的路上更加專注。

在她看來,既然選擇了醫生,那就是選擇了一輩子學習的事業,“為了患者的性命相托,我將始終秉承醫者初心,逐夢前行!”

胸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醫師吳顯寧:抓住平台機遇 譜寫“青年篇章”

談起當初選擇學醫的理由,吳顯寧用“自然而然”來描繪。在他的家族中,大部分成員都是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已成為其家族深入血液的基因。所以,從小耳濡目染的吳顯寧,對醫學產生濃厚興趣,早已將這顆稚嫩懵懂的“醫學種子”埋在了心頭。

“學醫真的挺苦的,過程很漫長,但重在堅持。”在吳顯寧看來,學醫是一個漫長的專業,重在堅持、勤奮、仁愛。

2014年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后,作為一名年輕醫生,吳顯寧感受最深的就是,醫院始終致力於為青年醫生的進步和成長提供平台和機會。這一點,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上,可見一斑。

手術中的吳顯寧(右一)。受訪者供圖

手術中的吳顯寧(右一)。受訪者供圖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是當今世界胸外科微創手術的最前沿技術,自2021年5月以來,胸外科已完成超過300台次達芬奇機器人手術。

“像這樣的前沿技術,年輕醫生有機會去親自操作是非常難得,是醫院和科室給了平台和機會讓我去學習並將該技術發展成熟,與國內外同道交流,制定共識,並在省內大力推廣,將該技術發展為胸外科的一項特色技術。”吳顯寧說。

去年6月,吳顯寧團隊在麻醉科、手術室密切配合下,攻破技術瓶頸,將機器人手術與單孔胸腔鏡手術結合,在最新一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輔助下,隻打一個孔,成功為一位早期肺癌患者實施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這也是安徽首次自主完成機器人單孔肺癌根治術,目前完成了數十例,讓廣大患者能夠享受到該項技術帶來的治療獲益。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吳顯寧最大的感觸是感恩和不忘初心。他感恩醫院和科室給予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同時不忘少年立志做一名優秀醫生的初心,不忘走進醫院時那份追逐夢想和渴望進步的初心。

骨科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楊家趙:一萬小時手術 淬煉“青年技能”

很多人都聽過“一萬小時定律”:不管做什麼事情,隻要堅持一萬小時,基本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平均一天手術五小時,一年至少有200多天手術,10年來,肯定有一萬小時了。”從2014年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以后,在創傷骨科手術這件事情上,楊家趙堅持了數萬小時,並樂在其中。

身為創傷骨科醫生,楊家趙習慣了緊張忙碌的搶救,也習慣了經常面對挑戰。正是在一次次手術中,楊家趙練就了一身盔甲,蛻變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年輕專家。

骨科手術中的楊家趙。受訪者供圖

骨科手術中的楊家趙。受訪者供圖

在楊家趙看來,如果只是看好病、做好手術,那僅僅是一名合格醫生。要想成為一名優秀醫生,必須在科研上下功夫,以臨床問題為導向,研究問題背后的本質。

業成於精專,功在於求變。楊家趙坦言,隨著基層醫療水平的提高,如今很多基層醫療機構也能夠做一些常規的創傷骨科手術。“如果我還僅僅停留在常規手術上,勢必會被淘汰,所以必須迎難而上、重點攻關,掌握高難度,學習新技能。”

去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合作共建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安徽醫院,這無疑給楊家趙提供了夢寐以求的學習機會。

“創面修復以及骨折后肢體功能重建,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的短板,而這些,恰恰是上海六院的優勢所在。”楊家趙說,合作共建半年多的時間裡,他跟著上海名醫不斷學習,補足短板,在日復一日地磨煉中,實現他“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解別人不會解的難題”的職業理想。

小兒內科副主任醫師林楊:扎根臨床一線 永葆“青年本色”

“作為青年醫師,就是要不吝嗇付出,不斷地提升自我,使自身得到更快的進步與發展。”林楊說著,露出她的笑容,樂觀且明朗。

2008年,林楊在碩士畢業后,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在這裡,醫院不僅鼓勵她讀博深造,並且還提供出國進修機會,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學習小兒內分泌專科。

學成歸來后,中國科大附一院設立了小兒內科兒童內分泌亞專科,填補空白的同時,也讓林楊的進修所學有了用武之地。

林楊檢查病房中孩子的身體情況。受訪者供圖

林楊檢查病房中孩子的身體情況。受訪者供圖

從面對一部部難啃的醫學書,到面對一位位“性命相托”的患者,林楊感受到了醫者的使命和責任。她深知,作為一名兒科醫生,充足的專業知識是首要的。

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小兒內科,有一個堅持十幾年的“傳統”——每周二晚上的病例討論會。在討論會上,醫生們有時會討論遇到的疑難雜症,有時會進行講課教學,有時會分享自己進修心得體會。

“醫生是終身學習的職業。每次在病例討論會上,當其他醫生分享時,我會隨時反思與精進,看自己是否精准把握適應証、精確給藥或操作、精心照護和隨訪。”林楊說,一位優秀的醫生,都是通過不間斷的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才能最終成為有決斷力的決策者。

關於未來,林楊稱,除了繼續做好兒科臨床治療和研究,還將投入更多精力到兒童生長發育、小兒內分泌與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工作中,“用真心和技術守護每一個孩子的健康。”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