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武王墩”考古媒體開放日上,專家個個來頭不小

人民日報全媒體報道組 吳焰 王玨 李俊杰 陳浩 陶濤
2024年04月16日10:5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在4月16日於國家文物局主持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武王墩”重要進展工作會上,出現了6位專家的身影。他們一起圍繞武王墩墓發掘、保護進展,以及考古成果的價值與意義,回應社會關切。記者注意到,他們的來頭可不小。

會議現場。陶濤攝

會議現場。陶濤攝

6位專家分別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宮希成,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張治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良高、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昌平、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黃德寬、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研究館員吳順清。

這幾位專家,有的長期從事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工作,有的專注於破解文物上的文字之謎,還有的深耕青銅器研究——武王墩墓是一處戰國晚期楚國的高等級大型墓地,而青銅器正是楚文化魅力的突出體現之一。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宮希成研究員,也是武王墩考古項目負責人。自2019年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展開對武王墩墓進行考古發掘以來,他就擔任領隊。例如,兩年前,有媒體援引他的說法報道稱,“武王墩墓是安徽省境內最大的一座古代墓葬,初步判斷是一座楚國的墓葬,而且是楚國等級最高的大型的墓葬。”在武王墩墓的發掘考古中,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擔任主持角色,與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山東大學考古學院和淮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常駐的研究人員多達47名。

今天,科技手段被廣泛應用於考古發掘。作為武王墩考古項目文物保護負責人的張治國,另一重身份是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實驗室與科技保護研究所所長。該所的主要職責有:開展分析監測技術、空間及微觀測量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等技術考古科研﹔開展考古發掘文物保護修復及相關技術研發、推廣、咨詢與服務工作,承擔科技考古、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相關標准規范編制工作等。在武王墩考古項目中,就應用了多項科技手段。他向記者介紹,用高電阻率法探明了武王墩一號墓的槨室布局﹔通過紅外成像技術提取槨蓋板上的墨書文字上千個﹔對武王墩一號墓填土中的木炭及竹席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特別是對漆木器的研究與保護,更是多學科專業人士共同保護……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良高與武王墩墓淵源頗深。他是古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的成員。北京大學考古系畢業后,他即入職現單位,先后主持過豐鎬遺址、周原遺址、蘇州東周古城等的考古發掘和研究。

青銅器是楚文化的重要標志,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昌平的研究方向正是青銅器時代的青銅器。據公開資料,他的學術兼職、承擔課程、專著及論文等都與青銅器有關,如2016年他出版專著《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

考古過程中,解讀文物上的文字是一項重要工程,對了解文物詳情、相關事件乃至歷史背景都具有積極意義,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黃德寬的加盟,使得這項工程得以順利推進。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古文字學、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等,曾任安徽大學校長、黨委書記。

今年75歲的吳順清,是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的研究館員,也是我國出土竹木漆器、絲織品等文物保護研究的學術帶頭人,還當選了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吳順清曾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木漆器文物脫水保護辦法,讓“天下第一盆”、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腳盆重現光彩﹔也曾另辟蹊徑,提出的生物技術為糟朽的楚墓絲織品華麗再現做出重要貢獻,改寫了世人對於楚繡的認知。值得一體的是,荊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位楚王在此定都超過400年。他現在基本“常駐”武王墩考古現場了,考古發掘出的許多漆木器,讓他大有“用武之地”。

6位專家來頭不小,從業經歷和學術背景也與武王墩墓的發掘、保護息息相關。相信在以他們為代表的業內專家共同努力下,古墓的神秘面紗將從容揭開。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