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宣城

緊盯“雙碳” 宣城水運一“綠”前行

2024年01月10日17:2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隨著安徽省首張“零碳碼頭”“零碳船舶”落戶宣城,“綠色”“低碳”成為宣城水運發展又一“招牌”。水運作為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運量大、能耗省、佔地少、運價低、對環境影響小等獨特優勢,為交通低碳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從長遠看對優化產業布局和區域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專項整治“港口綠”。開展無証經營港口碼頭專項整治,共拆除“臟、亂、差”無証經營碼頭22家、整改提升碼頭8家、核發港口經營許可証8份。開展船舶和港口污染物專項整治,各港口碼頭均配備了車輛沖洗裝置、裝卸漏斗、作業面霧炮機、皮帶防塵罩、清掃車、洒水車等防塵設施,建設生活污水儲存池(灌、櫃)和含油污水儲存池(灌),建設碼頭地面雨、污水收集管網和三級沉澱池、接收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油污水收集裝置,共198個,注冊“船e行”信息系統,實現了船舶污染物全過程電子監管,2023年以來,共接收船舶垃圾3.979噸、生活污水159.281立方米、含油污水13.940立方米,轉運處置率接近100%。

交旅融合“航道美”。全省首創寧國青龍灣美麗航道一期工程完工,建成“周塘-東風橋-方塘”2條精品航線,新建塔形示位標2座,一座8.5m高位於天緣山庄,一座15m高位於露營星空基地﹔新增白浮、紅浮、左右通航浮、危險水域浮共14座﹔修復葉村指路牌﹔對現有01、02塔形側面標增設頂燈、信息化模塊,對02塔形側面標基礎進行加固﹔拆除現狀浮標﹔預留浮標備品1套、燈器及信息化模塊5套,“生態美、景觀美、人文美、數智美”的青龍灣美麗航道,把散落在沿線的景觀串聯成線,航道沿岸景觀有效提升,美麗航道創建與兩岸風光融為一體,豐富“交旅業態”。

船舶改造“耗能低”。督促貨運碼頭企業按照《碼頭岸電設施建設技術規范》最新標准要求,建設了岸電設施36套,實現生產性貨運碼頭“一泊位、一岸電”目標。2021年、2022年共完成306艘船舶受電設施改造任務,發放補助資金1691萬元,2023年已完成54艘改造任務,計劃發放補助資金278.1萬元。落實水路客運“便民行動”,完成新增新能源客船更新、旅游碼頭充電樁安裝等46項提升工作,佔到全省總任務的56%,進一步保障了旅游客運綠色出行。

現場管理“防污染”。水運污染防治離不開執法監管的“嚴防死守”。今年以來,宣城交通成立業務執法專班開展綠色水運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綜合運用巡航檢查、視頻監控等方法,加大對主要航道監管。同時聯合蕪湖、馬鞍山等地交通運輸部門簽署蕪申運河(安徽段)聯合巡航執法合作協議,開展蕪申運河(安徽段)聯合巡航執法行動。2023年以來,開展綜合巡航180次、專項巡航36次,立案處罰129起,查處三無船舶33起並責令拆解。2023年3月成功辦結了首例水上交通非現場執法船舶污染案件,在全省率先實現“零突破”。

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綠色低碳交通強國建設專項試點工作的通知,川川船舶工程(宣城)有限公司的引江濟淮船舶油改電“1+6+100”示范工程項目已報送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審核,爭創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綠色強國試點。宣城廣利川碼頭和匯金物流碼頭的“零碳碼頭”項目也在積極籌備中。另外,2023年11月,宣城市交通運輸局印發《宣城市推進水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7年)》,明確對“零碳港口”、美麗航道、新能源船舶進行獎補,以真金白銀全面推進綠色水運發展,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助力區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陳靜)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