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郎溪:交通先行 產業共融

2024年01月05日09:43 | 來源:郎溪新聞網
小字號

在長三角中,江蘇與安徽同屬江淮流域,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可謂“沾親帶故”。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扎實推進,兩地合作持續保持較高熱度,經濟合作日漸加深、人員往來愈發密切、省際毗鄰地區的跨省合作成效顯著,更多的皖蘇人民體驗到了一體化發展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體化發展 交通為先

冬日暖陽下,定埠港一派繁忙景象。龐大的吊機將一卷卷鋼纜吊運上船,運往下游長三角的各個核心城市。這個曾經籍籍無名的小渡口,如今已成為皖東南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

“目前有3條航線——經宜興、蘇州到上海洋山港﹔經湖州、杭州到寧波舟山港﹔經丹陽、無錫到江蘇太倉港……運輸的鋼材、砂石,服務長三角全域。”定埠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6月開港以來,定埠港已實現吞吐量670萬噸。

在凌笪鎮一輛皖P牌照的綠色公交車從凌笪鎮客運站緩緩駛出,往溧陽市天目湖鎮方向駛去。公交車內,十余位本地乘客興高採烈,他們將搭乘公交車去天目湖一日游。

“雖然天目湖景區和我們隻隔著一座山,以前因為乘車不方便一直沒去成,現在通了公交車,可以很方便地去山那邊的天目湖游玩了。”乘客吳珍珍笑著說。

凌笪鎮與天目湖鎮一山之隔,因1995年《人民日報》一篇題為《山這邊,山那邊……》的新聞報道備受關注。近年來,該鎮積極對標天目湖,兩地在生態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共識。

為更好地滿足兩地群眾出行需求,促進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和旅游融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凌笪鎮通過積極爭取,在縣交運局的支持下,於2023年5月15日成功開通直達天目湖鎮的省際毗鄰旅游公交專線,實現“山這邊,山那邊”一車貫通。

交通先行,不隻水路。2022年9月,江蘇高淳至安徽宣城高速公路江蘇段建成﹔當年11月,溧寧高速江蘇段通車,江蘇溧陽與安徽郎溪、廣德實現“1小時通勤”﹔2023年加快推進郎溪經開區東區綠色智能制造產業園路網配套項目、溧寧高速郎溪經開區互通等工程建設,開通全省首條長三角旅游公交(凌笪-天目湖)專線。

一體化發展 產業為先

“之所以選擇郎溪經開區,除了優越的區位優勢,其實更在意‘軟環境’。我們是最早一批來郎溪的無錫企業,見証了這裡各類政策的落地,也看到了發展道路越走越寬,飛馬織品本身就是這些政策的受益者。”郎溪飛馬工業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欣說。

走進位於郎溪經開區的郎溪飛馬工業織品有限公司,織帶車間裡80台機器一字排開,設備頂端的紅綠警報燈顯示,織帶機正滿負荷運轉。早在2010年,郎溪飛馬工業織品有限公司就從無錫來到郎溪,並於次年正式投產。該企業主要生產汽車安全帶織帶,配套奇瑞、比亞迪、吉利等20多家車企,佔國內市場份額30%以上。

接近年尾,在郎溪經開區科大重工集團(郎溪)有限公司二期車間裡,生產線已基本達到滿負荷狀態,廠房裡一排排帶式輸送機排列整齊,好似一條條鋼鐵“長龍”。

“前不久我們提出了‘首台套’獎補的問題,縣經信局馬上到企業進行走訪,給予了明確的答復。此外,相關部門也積極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問題解決。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增進了政商之間的信任和理解,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政府對企業的關心和支持,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在郎溪發展的信心。”科大重工集團(郎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蘭說。

近年來,我縣發揮皖蘇浙“三省通衢”的區位優勢,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等多重國家戰略機遇,錨定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全面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年以來,“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郎溪片區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92個、總投資441.1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83個、總投資213.19億元,全縣344家規上企業中,來自滬蘇浙地區的已達313家、佔比90.1%。

一體化發展 教育互惠

冬季,在梅渚鎮梅渚中心小學五年級的班級裡,來了一位陌生的老師。他是來自江蘇省溧陽市社渚中心小學的教師李金桃。

溧陽市社渚中心小學教師李金桃告訴筆者,“我想看看這邊的孩子,看看這邊的常態課堂,我也是抱著一個要學習的態度過來。”

像這樣的跨省交換教學,兩所學校每學期都要開展一次,這是“胥河情”教育聯盟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梅渚中心小學校長張遠冰認為,江蘇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雙方高頻次互動,有利於學校強化管理能力,教師提高科研和教學水平。對於學生而言,上不同學校教師的課,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2017年,郎溪縣與溧陽市共建以涵蓋兩地14所學校為主體的“胥河情教育聯盟”。通過教育管理交流、課堂教學展示、教育文化沙龍、家長學校講堂等方式,定期開展由兩地學校輪流承辦的交流活動。(余克儉 嚴揚)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