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石台:抓實檢視整改 賦能旅游興縣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池州市石台縣緊盯制約文旅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將檢視整改的實際成效轉化為建設新階段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的生動實踐。
全面檢視,精准領題,強化靶向支撐
石台縣將旅游業作為首位產業,始終堅持“首位產業、首位支持”,隨著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該縣將旅游業整改整治作為檢視整改的重點內容,多渠道建立“問題清單”,明確“改什麼”。
暢通收集渠道。線上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石台民聲關切》等工作平台廣泛收集游客、企業、景區周邊農戶意見建議,線下結合巡視巡察、審計監督、信訪舉報、實地調研反饋的問題,深入分析在走好“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產業強縣”發展新路中的問題短板,梳理出文旅類整改整治問題6項。
深刻以案解剖。針對仙寓山景區“五一”期間車輛擁堵事件和大峽谷漂流景區暑期超額售票事件進行“回頭看”,全面復盤、舉一反三,開展“加強旅游市場監管 打造群眾滿意環境”專項排查,發現並整改旅游業相關具體問題16個。
深挖問題根源。召開旅游場所督查檢查及整改工作推進會,縣文旅局、市場監管局、公安局等職能部門共同會商研判,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旅游環境不夠優化、市場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分類施策,致力以解決“一個問題”推動解決“一類問題”。
由點及面,逐項破題,推動立行立改
石台縣以“三大景區”針對性整改為突破口,制定整改措施,立即改、馬上改,連點成片補齊全域旅游短板,確保整改成果“看得見、摸得著”。
南部重點解決“仙寓山景區康養旅游品質不高”問題,加大招引力度,編制招商地圖,落地硒世仙源·康養美學度假中心項目,完成大山村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規劃,提檔升級農家樂及民宿,有效推進仙寓富硒氧吧小鎮建設。
中部圍繞“牯牛降景區周邊配套設施單一”問題,實行項目技術員包干制,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加快推進牯牛降北麓灣文旅康養綜合體、石台秋浦河文旅綜合體項目建設。
北部就“大峽谷漂流景區運營不夠成熟”問題,協調建立景區提前營業、限流錯峰機制,重新規劃檢票處排隊區動線設置,完善應急處突預案。
系統謀劃,長效解題,完善要素配套
石台縣將“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通過完善督查機制、增設停車位、加大服務力度等措施從根本上提升縣域景區接待能力。
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建立安全生產日調度清單制度,開展節前、節中安全生產執法71次,出動執法人員185人次,檢查文旅企業217家次,發現整改安全隱患64處。開展民生“菜籃子”、旅游“吃住行”等行業市場價格監督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308人次,檢查餐飲店、農家樂、賓館民宿656家次。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動,打造市級以上“雙微”提升點165個。統籌選址新建停車場,擴充臨時泊位700個,完成可視化系統建設工程,實現重要路段監控、預警,假日期間免費開放城區智慧停車位。國慶假期全縣游客接待量達最高峰,石台牯牛降景區單日實際接待游客高達2.5萬人次,未出現交通擁堵現象,旅游秩序井然。
提升文旅服務質量。在高速路口、交通干線、景點入口等重點場所增設暖心驛站4個,招募百余名志願者,發放宣傳資料2300份,免費發放礦泉水1250瓶,接受游客咨詢5200人次。在各景區開展暖心服務普惠行動,打造“五心”服務窗口。(彭玉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