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廣德四合的新“絲路”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2023年12月27日10:1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冬日,睡在一床蠶絲被裡,既暖和又軟糯。

但很少有人知道蠶絲被的來歷,“抽絲剝繭”又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在“安徽省絲綢之鄉”廣德四合,記者走進繅絲廠和絲織廠,來一場揭秘之旅。

四合鄉,擁有40多年的絲綢產業發展歷程,歷史上曾創下廣德鄉辦集體經濟發展的多個輝煌。這裡曾是聞名全省的絲綢第一鄉,最鼎盛時,絲綢產量佔安徽鄉鎮總產量的三分之二。

或許很多人會有疑問?四合不養蠶,也不大面積種桑,為何會對絲綢產業情有獨鐘。廣德市四合鄉黨委書記周鋒給出了答案,“最大的優勢就是人,那時候的四合人,勤勞、機智、敢闖。上世紀90年代初,鄉裡擁有40余家絲綢相關企業,近6000人在廠裡上班,專門從事絲綢加工。”

火到什麼程度?當時廣德的摩托車保有量,有一半在四合,足以可見絲綢企業的火爆程度。

“盡管紅極一時,但很快就出現了下滑。”周鋒坦言,短暫的十年輝煌之后,目前隻剩下7家絲綢加工企業,現在既不養蠶也不種桑,原材料全部依賴採購。

“抽絲剝繭”之后的一捋捋生絲。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抽絲剝繭”之后的一捋捋生絲。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從一片桑葉、一顆蠶繭,再到一縷絲線、一片綢緞……時光荏苒,曾經這裡“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場景已經很難再現,但剝繭、紡絲、織綢的傳統老手藝,仍舊在傳承。

新豐織造繅絲廠籌建於上世紀80年代,滿打滿算,在傳統繅絲業中已堅守了40多年,見証過四合鄉絲綢行業的輝煌鼎盛。

走進新豐織造繅絲廠,充滿年代感的廠房映入眼帘,步入廠房內部,選繭車間機器轟鳴,在繅絲機的加持下,繅絲女工正來來回回嫻熟地進行操作。煮繭、繅絲、復搖……在經過十多道工序之后,一顆顆小小的蠶繭就蛻變成一卷卷生絲。

前些年,當地絲綢企業響應號召,開展技術改造,對原有落后的工業和設備進行了更新換代,上新智能化自動繅絲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繅絲車間。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繅絲車間。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新豐織造繅絲廠負責人王琴告訴記者,一天能產蠶絲200公斤左右,一年的紡絲量在80多噸,產出的生絲直接送至絲綢廠。

受父親影響,王琴和姐姐、弟弟均從事絲綢這一行當。“姐姐負責絲綢加工,弟弟則在外經營絲綢銷售,一家子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目前,雖然效益不如過去,但王琴的繅絲廠依舊承擔了四合鄉絲綢產業的主角光環,長期固定用工在160人左右,年產值達4000萬元。

和輝煌時期相比,今日四合的絲綢稍顯黯然,斑駁的廠房建筑,處處是厚重的歷史痕跡。“今天的絲綢業面臨原材料和人工的雙重匱乏壓力,但作為四合的傳統產業,絲綢的文章還要繼續寫下去。”周鋒如是說。

通過技改,產線自動化率得到大大提高。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通過技改,產線自動化率得到大大提高。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不僅要寫下去,還要往深了寫,不能簡單地加工白絲、紡織綢緞。”周鋒思路清晰,前端桑葉可以和餐飲結合,涼拌、白灼,還能包餃子餡兒,后端可以和旅游結合,帶動絲綢產業創新發展,前半篇文章要做實,后半篇文章要做細。

在周鋒看來,四合的絲綢要形成全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模式,其中,向下延伸至絲綢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經營和三產融合發展,隻有這樣,才能讓四合的“絲綢之路”不斷煥發生機。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