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淮上區:走好擁河發展“三步曲” 打造淮河北岸“未來城”

沫河口化工園區轉型升級,零碳產業園加快建設,生物化工、硅基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集聚發展﹔
小蚌埠鎮片區、吳小街鎮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創新模式,與央企合作成片開發,雙墩路京滬鐵路下穿項目貫通東西,正如火如荼推進﹔
延安路淮河大橋及接線工程開工建設,司馬庄路淮河大橋明年即將開工,淮河兩岸從“缺橋少橋”到多點開花、一橋一景......
初冬時節,走進淮上區,處處都能看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時刻都能感受到蓬勃發展的生機活力。
作為蚌埠唯一地處淮河北岸且鏈接三縣的城區,也是全市面積最大、成立最晚的行政區,淮上區歷經近二十年,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廣袤空地到高樓林立,從農田荒野到車水馬龍,從一產獨大到三產融合,城區面貌日新月異,產業實力不斷增強,民生保障持續改善,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截至11月份,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5項指標增速居全市前3位,6項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經濟運行季度“賽馬”跑在全省前列,二季度在全省45個市轄區中排名第1位﹔全省推進皖北“兩個加快”考核三季度排名第1位。
如今,在市委“以淮河為中心、東西拓展、擁河環湖、南岸提質、北岸擴容”的城市總體發展思路下,蚌埠的城市建設也從“跨河發展”時代邁向了“擁河發展”時代,正處在厚積薄發、動能積蓄、大有可為、加速崛起的上升期、關鍵期的淮上大地,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空間廣闊 潛力巨大
淮河北岸日新月異
風起淮上,一河兩岸,擁河發展。
淮上區地處京福、寧洛兩條交通大動脈的交匯點,轄區擁有4個高速路出口,其中2個在建﹔2個淮河港口、1個京滬鐵路貨運站和1個皖北物流集散中心,距滕湖機場20分鐘,綜合交通優勢明顯,商貿物流發達。
作為“擁河發展”的主陣地,淮上區目前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已基本穩定,轄區城鎮開發邊界總量與增量空間在全市各區中位列第一位,其中城鎮開發邊界52.46平方公裡、佔市區的25%,增量空間8.81平方公裡、佔全市37平方公裡新增空間的24%。在以國土空間規劃為指導的新階段,將有效保障北岸新區的高品質建設。
作為產業發展的聚集地,淮上區通過實施退市進園,區域承載能力持續提升,目前擁有沫河口化工園區、新材料零碳產業園等高端產業基地,形成了生物化工、硅基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集聚了雪郎生物科技、海華科技、八一化工等一批重點企業,是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全省唯一的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正奮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供應鏈平台集聚區。
作為生態良好的居住地,淮上區南有“靚淮河”、北有北淝河,同時三汊河國家級濕地公園與釣魚台湖原始蘆葦綿延數公裡,構成了城市近郊生態源匯,兩河之間形成了優良的生態空間。這些年,淮上區加快實施北淝河下段治理工程,積極構建沿三汊河、北淝河、金山湖的蚌埠北部生態經濟帶,大力推進“靚淮河”工程等建設,淮河北岸成為了城市綠軸與會客廳。
作為重點打造的新城區,淮上區城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民生事業突飛猛進,不僅打造了“五橫五縱”骨干路網,構建了以中恆商貿城、萬達廣場、明珠廣場等大型城市綜合體為核心的現代商圈,相繼建成蚌醫二附院、蚌埠市中醫醫院、蚌埠八中、蚌埠博雅培文實驗學校、蚌埠職教園等,還通過“靚淮河”工程的實施,把轄區內14公裡長的淮河沿岸打造成為了居民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綠色生態廊道,進一步拓展了城市空間、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當前的淮上區,肩負著推動“擁河發展”的重要使命和任務,正堅持高起點定位、高質量發展、高標准建設,積極吸納北岸三縣及皖北人口進城就業,努力將淮河北岸打造成蚌埠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先行區。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預計未來在淮河北岸將形成人口規模達到60萬至80萬的城市組團,充分帶動北岸乃至皖北地區“兩化”大提升,為振興皖北貢獻蚌埠力量。
步履不停 南北呼應
擁河發展加快推進
悠悠淮河千裡,蚌埠是淮河唯一穿過城市主城區的城市。長期以來,蚌埠市一直圍繞淮河南岸發展,淮河在物理空間上成為蚌埠中心城區與北岸淮上區及懷遠、固鎮、五河三縣天然屏障。站在未來城市發展的戰略高度,市委提出了“擁河發展”戰略,以“靚淮河”工程為紐帶,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學的現代化生態城市,奮力推動蚌埠從“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歷史性轉變。
在11月14日召開的學習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市委常委會赴淮上區現場辦公會上,市委書記黃曉武向與會人員描繪了擁河發展“三步曲”,即實施“靚淮河”工程、建設淮河大橋、打造淮河北岸城市組團。
其中,“靚淮河”工程以“一川清、兩灘靚、三脈通、十景紅”為總體布局,規劃西起懷遠荊涂大橋,東至長淮衛大橋,全長26公裡,治理面積52平方公裡,對提高防洪標准、修復淮河生態、改善城市交通、優化人居環境、拓展城市空間等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這一工程打通了濱河南路,讓后續延安路淮河大橋等建設有了起落點,為“擁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延安路淮河大橋位於城市南北向主軸延安路和東西向軸線淮上大道交匯處,連接淮河兩岸、帶動南北城區融合,不僅是蚌埠主城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還是加快推進淮河北岸建設的關鍵一環。
淮河北岸城市組團是蚌埠建成“兩個中心”城市、實現“擁河發展”的關鍵和撬動整個淮河北岸開發的重要節點。通過這一城市組團建設,淮河北岸將成為功能完善、風貌突出、宜居宜業,同時與淮河南岸競相呼應的城市新區。
根據規劃,淮河北岸城市組團將依托東西、南北兩條城市軸線拉開發展框架。其中,北岸新區東西方向沿淝河大道(中環線)向兩側延伸,向東鏈接沫河口化工園區、向西鏈接新材料零碳產業園,串聯未來產業重點板塊、雙墩文化重點板塊、小蚌埠宜居重點板塊、職教園區、商貿板塊等主要空間。南北方向依托延安路,北接曹老集片區、南連南部主城區,形成東西拓展、南北鏈接的城市走廊。同時在市級整體發展思路下,優化淮河北岸城市功能布局與空間組織,推進產城融合,形成布局合理、層級分明、職能明確、特色鮮明的北岸新區。
如今,按照“三步曲”實施節奏,“靚淮河”工程正加快建設,濱河南路一期二期已經通車,“擁河發展”有了現實載體。延安路淮河大橋及接線工程已經開工,司馬庄路淮河大橋、黃疃窯淮河大橋等正加快謀劃推進,“擁河發展”有了健全骨架。淮河北岸城市組團建設已經啟動,淮上區發展走上了快車道,蚌埠“擁河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正從藍圖一步步走向現實。
一軸三心 功能集聚
核心片區未來可期
北岸核心區、城市會客廳、青春未來城。
作為擁河發展“三步曲”的重要一環,淮河北岸城市組團的建設從淮河北岸核心片區的建設開始。這一片區東至京滬鐵路、南至淮河、西至淝淮新河、北至寧洛高速,約30平方公裡,是吸引人口集聚、承載主要功能、展現城市風貌的主要空間,將與以淮河文化廣場為核心片區的淮河南岸城市組團相呼應,在延安路這條城市南北中軸線上共同激活淮河兩岸發展新動能。
核心片區在規劃和建設時將著力優化空間結構與功能分布,重點強化集聚高新產業服務、特色城市休閑、宜居生活配套等多種功能,形成未來承載人口城鎮化、擴容城市能級、輻射帶動區域的主戰場、主平台、主節點。
“一軸、三心、多片區”,這是當前淮河北岸核心片區的整體空間布局。按照這一布局,該片區將以延安北路為發展中軸,重點塑造淮上立帆、青春廣場、稻香公園三大城市節點,同時推進城市品質社區、科教園等多片區建設,形成凸顯淮上城市風採、集聚公共特色服務、吸引家庭與青年兩類人群的綜合城市空間。
其中,淮上立帆位於淮上大道和延安路淮河大橋交匯處,是淮河北岸的第一形象窗口。 該處將通過布局一座180米地標建筑、一座城市多功能會展中心,優化現有北岸城市天際線,形成與南岸呼應的、“相看兩不厭”的城市門戶形象,同時利用匝道與現有綠色空間,打造一處城市陽台和一座景觀立體停車場,加強濱河慢道與城市空間的連接,形成“靚淮河”工程的客廳節點。
青春廣場位於延安路和雙墩路交匯處,地面以廣場為主,地下整體開發,具有商業、辦公、停車等綜合服務功能,積極布局總部基地,承接淮河北岸產業園上下游企業總部與創新機構,帶動北岸產業延鏈升級。同時,將瞄准青年業態,融合時尚、創意、集市等特色功能,圍繞廣場打造街區式商業空間,塑造一個可以漫步、又有城市溫度的休閑新地標。
稻香公園位於中環線附近,將結合鄉村振興,充分利用淮上區的村落、農田、水利等資源,推動村落有機更新、農文旅融合發展,著力打造緊鄰城市中心,重拾蚌埠記憶,具備休閑、運動、度假、科普等多種功能的休閑度假空間。
此外,片區還將打造人才公寓、高品質社區等多個功能板塊,布局第四代住宅示范區、青年社區等特色居住空間和多層級生活服務圈,持續優化交通體系、完善服務功能、改善居住環境,不斷提升淮上新區吸引力,有效吸引家庭與青年兩類人群落戶。
在核心片區中,將重點謀劃建設北岸新中心,這一中心區域位於淮河北岸、延安北路兩側,北至吳大台村、西至津浦線、南至淮河、東至昌明街,約4平方公裡范圍內,大量用地已經戰略儲備二十余年,有近1.65平方公裡的可利用空間,是打造北岸新中心的主要空間載體。
藍圖已經繪就,逐夢惟有篤行。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淮上區將堅決貫徹市委決策部署,堅定實施“擁河發展”戰略,與全市各部門凝心聚力、同舟共濟,攜手掀起淮河北岸城市組團建設熱潮,奮力推動蚌埠從“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轉變。(融媒體記者 顧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