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龍河口引水工程全線完工 每年可為合肥提供1.2億立方米優質原水

2023年12月21日14:3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跨市調水,一脈貫通兩地情。

12月20日上午,歷經2年2個月建設的龍河口引水工程全線順利完工,作為合肥供水歷史上原水管道最長的大型跨區域調水工程,每年可為合肥提供1.2億立方米優質原水,織密“多水源”供水新格局,大幅提升合肥優質飲用水保障能力。

龍河口引水工程取水圍堰。祝鑫供圖

龍河口引水工程取水圍堰。祝鑫供圖

“目前,合肥的城市供水主要依托董鋪和大房郢水庫引上游淠河灌區水源,但隨著城市發展、人口快速增加、規模迅速擴大,城市供水保障也必然要適度超前。”合肥供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龍河口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吳正亞介紹,城市高質量發展對供水“生命線”的高質量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龍河口取水閘室。祝鑫供圖

龍河口取水閘室。祝鑫供圖

位於舒城縣萬佛湖鎮、巢湖流域杭埠河中上游的龍河口水庫,水量充沛,總庫容9.03億立方米,水質優良,常年為國家級Ⅱ類,具有同時向合肥市及六安市舒城縣域供水的有利條件。早在2012年,為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解決合肥市單一水源問題,合肥市委、市政府會同水利專家研究,提出了自六安市舒城縣龍河口水庫引萬佛湖水入合肥的大膽設想。

為實現“跨市調水,一脈貫通兩地情”這一設想,動議於“十二五”、謀劃於“十三五”、建設於“十四五”的龍河口引水工程在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自然資源廳,合肥市、六安市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經省有關部門批復同意了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報告,正式宣告這一重大戰略性調水工程步入正式實施階段。2021年10月20日,龍河口水庫陳嶺落花沖副壩工程開工。

內徑2.4米的原水管道敷設現場。合肥供水集團供圖

內徑2.4米的原水管道敷設現場。合肥供水集團供圖

張庄隧洞洞身段完成第一次爆破。合肥供水集團供圖

張庄隧洞洞身段完成第一次爆破。合肥供水集團供圖

張庄隧洞洞身段完成第一次爆破。合肥供水集團供圖

張庄隧洞洞身段完成第一次爆破。合肥供水集團供圖

豐樂河泵站。祝鑫供圖

豐樂河泵站。祝鑫供圖

作為合肥市迄今原水管道最長的大型跨區域調水工程,龍河口引水工程調水起點為舒城縣龍河口水庫,終點為肥西縣磨墩水庫。工程設計輸水總規模60萬立方米/日,其中合肥市45萬立方米/日,舒城縣為15萬立方米/日,管道總長52.66公裡。主要建設內容涵蓋取水口、引水隧洞、加壓泵站和管道等建設內容。

參建各方賡續弘揚新時代“龍河口精神”,抓細節、建精品,環環緊扣、步步落實,攻破一個個難關,讓曾經的“大膽設想”落地成為現實。

2021年10月20日,龍河口引水工程舉行開工動員會﹔

2022年5月18日,總長319米的取水口圍堰順利合龍﹔

2023年6月27日,安徽省首條內襯鋼管引調水隧洞——505米長的落花沖隧洞順利完工﹔

2023年9月20日,豐樂河泵站建設完成﹔

2023年10月30日,52.66公裡原水管道完工﹔

2023年11月25日,龍河口取水閘室完工﹔

2023年12月20日,龍河口引水工程全線完工。

龍河口引水工程戰線長、建設內容復雜,建設過程中存在許多重難點。該項目負責人湯仲躍就曾多次遇到攻堅克難的時刻,“管道工程遇到道路和河道需採取頂管方式進行穿越,其中最難的是頂管穿越346國道,該地正好處在均質土、沙土、卵石層和風化岩層交接處,地下水豐富。”

在多次勘探的基礎上,項目團隊專門借鑒了外省類似區域的頂管成功案例,經專家組討論,採取上層區域壓密注漿,頂管機短進尺,配合高濃度的泥漿循環系統方法。“完成穿越的那一刻,很是激動!”

龍河口水庫。祝鑫供圖

龍河口水庫。祝鑫供圖

清水引流,潤澤萬家。萬佛湖的汩汩清泉將經合肥市七水廠、八水廠輸送到千家萬戶,龍河口引水工程將以水為紐帶,與引江濟淮工程同時補給合肥城市用水,形成“淠水東送、江水北上、淮水南下、湖水東流”四水互濟的水資源調配體系,合肥城市供水保障體系將更趨完善,全市優質飲用水保障能力也將大幅提升。(黃茹)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