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工徽匠風採錄丨盛保柱:在平凡崗位上 用堅守換來“寶貴財富”
1996年,盛保柱從技校畢業,成為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的一名鉗工。
他的崗位很普通。鑽研圖紙、操作機床、加工零件、組裝生產線上各類工輔具就是他平日裡的工作內容。
他的崗位又很重要。由他帶領團隊實施的沖壓車間廢料打包線改造項目,改善了工友們的工作環境,為企業節約了大量資金﹔輕卡車門自動化運輸設備,讓幾十斤重的車門,從此不再需要人工搬運……創新項目足有150多項。
盛保柱正在調試新設備。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從入行到現在,我一直在想怎麼才能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堅守這份初心,讓我在平凡的崗位上,也可以收獲滿滿。”盛保柱說。
“堅守初心”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作為一名工具鉗工,工作時間長、環境差是常態,但盛保柱始終堅持奮戰在生產一線,用多年的踏實工作,積累出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而讓他迎難而上的內生動力,是怎樣用這些,在源頭上為工友們改善工作環境、提高效率。“我是一名工人,我了解工人的需求和辛苦。”盛保柱說。
在他的眾多創新中,輕卡調整線自動化切換馬墩項目,讓工友們贊不絕口。
由於調整線需兼容不同車型駕駛室的焊接任務,馬墩共計有三種不同的切換狀態,狀態切換時,人員需進入升降機區域內手動對馬墩進行調整,這樣做存在生產效率低、安全風險大的弊端。
車間內的盛保柱大師工作室。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在他帶領下,團隊利用專業軟件對現場馬墩進行繪制,並將設計的機構與現場進行聯動模擬,經過多次論証試驗、反復推敲,決定利用彈簧的伸縮性來對馬墩進行鎖緊。同時,設置手動、自動雙模式,手動模式下員工根據接收的車型,通過按鈕進行馬墩的切換﹔自動模式下,設備可以提前識別即將到來的駕駛室型號,並自主發送指令完成馬墩切換。改進后的調整線可實現無人自動化切換馬墩,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提升了調整線工作效率。據統計,該項目產生經濟效益26萬元,並在行業內處於領先水平。
27年來,“臟、累、苦”始終伴隨著盛保柱,這份堅守得到的“寶貴財富”,是經驗技術,讓他從一名普通技校畢業生成長為特級技師﹔是創新項目,讓他幫助工友們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節約了千萬元資金﹔是榮譽環繞,讓他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機械工業職工技術創新先進個人、安徽省技能大獎、“安徽省技術能手”“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
2023年,盛保柱又獲得了由安徽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頒發的“江淮杰出工匠”稱號。
盛保柱和徒弟一起研究設備方案。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27年前,我也沒想到能有今天這份收獲,這其中沒有秘訣,隻有足夠熱愛,腳踏實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掌握學習到的每一點知識,做到敬業且精業。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榮譽之下,盛保柱依然謙虛。
如今,盛保柱的“寶貴財富”又有了另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帶徒傳技,做好“傳幫帶”工作,他正帶領著江淮汽車年輕一代產業技術工人,努力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探索求變,通過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剛進廠的時候就是跟著師傅后面學,現在我也得把經驗和技術傳承下去,為企業帶來更多效益。”盛保柱如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