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探尋合肥一年新增30萬經營主體背后的“三把密鑰”

呂歡歡
2023年11月20日14:4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如果把市場經濟比作廣闊無邊的海洋,那麼誰將會首先感受到“海水”的溫度?答案是一個個活躍其間的經營主體。

商海沉浮,冷暖自知——經營主體數量和質量的增減高低,直接體現了當地經濟發展動力的強與弱。

過去一年,合肥實現了30萬經營主體落戶。這“吸睛”的數據背后,不僅是近年來合肥市良好的發展環境,更是市場監管等部門不斷深化改革,以優質的政務服務,形成強大的“磁力場”,吸引著大家前來這片熱土投資創業。

“經濟發展了、市場活躍了,就需要更多市場經營主體,就像水多了需要更多的魚,魚多起來了水也更活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明表示。

密鑰一:“添動力” 下好改革攻堅“先手棋”

經營主體快速增長的背后,是合肥市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大到投資興業,小到辦理審批,營商環境關系著每個經營主體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在合肥,辦完一家企業的設立登記手續需要多長時間?合肥給出的最新速度是不到半個小時。

“本想來咨詢下辦理流程,沒想到直接在自助機上完成申請就領到了營業執照,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合肥市政務服務大廳商事登記窗口,市民張某前來詢問辦理營業執照事宜,最終在商事登記全業務自助一體機上進行線上申報,通過企業登記智能審批系統進行自主申報、智能自動審批,不到半個小時就領到了營業執照。

市民張某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順利拿到營業執照。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市民張某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順利拿到營業執照。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事實上,上述場景在合肥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營商環境這個詞,是由無數的細節堆積起來的。近年來,合肥市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內容嵌入政府工作各環節,在全省率先實現設立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銀行開戶、公積金開戶、社保登記、醫保登記等八個環節“一網通辦”。

“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合肥更是大刀闊斧推進減事項、減材料、減証明,優化升級合肥首創的“智能審批”系統,實現由“智能”向“智慧”的轉變。

2019年,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托合肥市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通過流程再造、經營范圍標准化、建立敏感詞庫、優化升級系統等探索建立了“無感化監管、高質量服務”的“合肥模式”企業登記智能審批系統,實現企業登記自主申報、自行承諾、智能“秒批”。

2020年,在前期城區試點的基礎上,實現合肥市企業登記“智能審批”全市全覆蓋。同年,“智能審批,打造無人值守永不打烊政務服務新模式”被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評選為的十大“智慧監管”典型創新舉措案例。

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陳明坦言,隨著一項項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出台,利於經營主體茁壯成長的陽光雨露越發充沛,創新創業的沃土正在合肥形成。

密鑰二:“強賦能” 繪好知識產權“一張圖”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發展,是合肥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曾經困擾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以合肥某集成電路公司為例,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致力於為國內提升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制造能力貢獻力量。

然而,集成電路領域創新度集中、技術更新迭代快、亟須快速獲權保護其創新成果,盡管該企業重視制程技術和新興產業技術應用的科技研發,但企業創新發展過程中面臨申請專利授權周期長、在市場博弈中發揮不了真正競爭優勢的窘境。

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合肥市知識產權中心主動“問需訪惑”,採用“專人對接、骨干審查、質檢保障”的工作框架精准服務該企業,助力其提交的在半導體設計、結構、制程、測試等技術方向的321件專利預審申請,能夠享受到該中心專業、高效、保姆式預審服務。

其中,該企業已經有284件專利預審合格成功進入快速審查通道,並且已有209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授權率達94%,最快授權周期僅為33個工作日,使得企業快速形成了批量高價值專利組合,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轉化前沿專利技術等積極效果彰顯。

“一網通辦”綜合服務窗口。 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一網通辦”綜合服務窗口。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該企業為什麼能夠實現“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這背后有一個“知識產權中心”。

“我們高標准建設、高質量運行安徽省首個獲批的合肥市知識產權中心,聚力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成功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

陳明向記者算了筆賬,有了這個中心后,可以大幅縮短發明專利平均授權周期至3個月以內,換作以前則需要20個月,較普通授權周期縮減85%以上,全面提升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推動知識產權創造由“多”向“優”、由“大”到“強”轉變,打造知識產權全鏈條生態體系。

企業和產業要想“走出去”,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

如此一來,該中心為實體經濟注入了知識產權的強勁活力,紛至沓來落戶合肥的企業不斷盤活“知產”變成“資產”,全市知識產權創造活力進一步得到釋放,城與企的雙向奔赴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密鑰三:“暖護航” 打好公平交易“主動仗”

經營主體數量越多,尤其是企業數量越多,這個城市的經濟越活躍、發展越快。

特別當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如何打破地方保護、區域封鎖、行業壁壘和企業壟斷,合理高效監管,為經營主體鬆綁減負,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合肥市牽頭協調成立商事制度改革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動態調整“一單兩庫”事項清單,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這也是合肥市對守信者“無事不擾”的又一實踐。

三年來,合肥市分別將21.38萬戶次經營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244戶次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實施隨機抽查企業9.23萬戶、部門聯合抽查企業5.15萬戶,對守信者“一路綠燈”、對失信者“利劍高懸”的監管態勢基本形成。

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公平競爭政策進黨校活動。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公平競爭政策進黨校活動。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不僅如此,合肥市還動態完善《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支持經營主體創業發展六項清單》,通過准入審批“可容缺”、容錯首違“免處罰”、信用扶持“快修復”,累計實施容缺審批8453件,免罰1143起、從輕或減輕處罰4848起,減免罰金1.04億元﹔撤下處罰信息1202條、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246戶次,惠及經營主體超6萬戶。

數字是抽象的,但這些抽象的數字背后是合肥市為經營主體發展保駕護航,親情監管的結果,為更多經營主體在合肥“生得下、長得大、活得好”提供制度支撐。

發力新賽道,沖刺新高地。伴隨著合肥市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的組合拳不斷推出,各類優質產業要素將會進一步聚集。“未來,將有更多的經營主體選擇合肥,合肥經營主體將有望進一步增長。”陳明如是說。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