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控股集團煤業公司:抓實大系統 維系基本面

淮河能源控股集團煤業公司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堅持踐行“少人則安,無人則安”安全生產理念,將確保大系統安全作為穩定安全基本面的重要抓手,盯住不放、掯住不鬆,持續推進系統整治,積極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夯實安全基礎。
以一通三防系統整治為核心,確保安全穩定可靠
煤業公司下屬有8對生產礦井分別是張集礦、顧橋礦、謝橋礦、潘二礦、潘三礦、朱集東礦、丁集礦和顧北礦。該公司要求各生產礦井制定詳細的排查評估方案,明確通風、抽採、防火、監控監測等“一通三防”系統具體排查評估清單,認真組織實施。
該公司部分礦井採取定期排查、精准排查和動態排查的方式,對“一通三防”系統進行全覆蓋排查。據張集礦相關負責人介紹:“定期排查是每半個月由總工程師和副礦長組織開展一次系統排查整治﹔精准排查是根據上級部門要求組織開展的專項排查,以及根據秋冬季節性特點,組織開展的防火、防塵系統以及瓦斯治理系統專項檢查﹔動態排查是每天組織的通風、抽採、防突、打鑽等檢查以及防突預測指標等異常信息分析、研判、整改等。”
做法鮮明的朱集東礦採取每半月開展一次全系統隱患排查,每天開展一次作業區域事故隱患巡查,崗位工隨時隨地排查隱患的方式,對“一通三防”系統進行整治。“我們重點檢查井下重點瓦斯管控頭面的安全風險管控措施、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落實情況,每天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及時登記並安排治理,全力保証系統整治工作高質量有序進行。”該礦通防資深主管丁永表示。
該公司在系統排查中提前明確檢查內容。通風系統重點排查分區通風、合理配風、通風系統調整、局部通風等﹔抽採系統重點排查抽採能力、管路系統、安全設施等﹔防火系統重點排查注氮車間、灌漿注氮管路、防火監測系統等﹔監控監測系統重點排查傳感器安設調校、報警、斷電控制功能等,做到有條不紊、有序推進,確保了以“一通三防”為核心的安全系統穩定可靠。
以機電運輸系統整治為重點,確保生產平穩運行
機電運輸系統機電運輸系統是礦井生產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煤業公司下屬生產礦井按照“一礦一策”要求,在加大系統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力度同時,將隱患排查和專項治理貫穿於日常工作中,防治並舉,確保機電運輸系統暢通無阻,為生產系統平穩運行夯實基礎。
如顧橋礦針對排查出的主井北車信號系統老化、南北車卸載倉漏斗鏽蝕磨損嚴重、南翼主運系統皮帶機帶面磨損較快、採區內未實現機械化運人等問題,制定了詳細的整改方案,積極推進落實,確保生產系統暢通無阻。潘二礦每周開展一次系統安全大檢查。近期,有針對性地在潘二、潘四兩區開展了4次機電運輸系統風險辨識評估、主運系統和供電管理專項檢查,共查出重大、較大、一般風險55條,各類隱患問題33條,均已制定管控措施和整改方案,安排專人督促整改。丁集礦則採取四級隱患排查方式進行系統整治,每半月由機電運輸口牽頭組織開展一次系統隱患排查,分管副礦長帶班下井過程中隨時排查隱患、及時安排整改,基層區隊管理人員每天對作業區域隱患進行排查整改,各崗位人員對作業過程中的隱患進行動態排查治理。
“開展系統排查整治的目的一是排查事故隱患,防控重大風險﹔二是深入現場分析系統上到底存在什麼問題,弄清楚系統能力到底有多大,便於從專業的角度去解決,切實維系好安全基本面,進一步夯實本土煤業的安全根基。”煤業公司安全監察部部長蔣光勇表示。
以技術創新為支撐,有效保障系統安全
在系統整治過程中,煤業公司下屬生產礦井還結合實際,積極將大量創新成果運用於各大系統中,有效保障了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為本土煤業安全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謝橋礦自主開發了局扇切換聲光報警輔助軟件,該軟件具有集控參數顯示、遠程控制功能,上線使用后解決了局扇切換集控系統的短板,避免了系統運行潛在的安全隱患,實現了井下局扇無人值守,為礦井“一通三防”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潘三礦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及裝備升級換代,將單軌吊網絡化運輸作為輔助運輸系統的主力,將礦井輔助運輸由“地上跑”變成“空中飛”,運輸工效大幅提升,物資配送量提高近一倍,礦井的運輸系統變得更加通暢﹔
顧北礦在矸石倉清理過程中成功運用旋轉鞭清倉機,實現“一鍵清倉”,以往的人工清倉被機械化作業替代,安全系數大、施工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確保了生產系統的“咽喉要道”暢通無阻。
高質量的系統整治有力保障了安全生產,截至目前,該公司下屬8對生產礦井均實現了安全生產“四零”目標,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為全年各項任務目標的順利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下一步,該公司將持續推進系統整治,進一步筑牢本土煤業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基礎。(王開心 梅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