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蚌埠高新區:深化信訪制度改革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2023年10月18日14:4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蚌埠高新區深化信訪制度改革,以“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為宗旨,以“信訪超市”建設為抓手,通過黨建引領凝聚化解合力,促進“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提高依法化解信訪事項效能,努力實現“信訪最多訪一地”。改革實施以來,蚌埠高新區信訪總量持續下降、信訪秩序持續好轉。今年以來,成功化解中央省市交辦歷史積案40余件,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高質量建設信訪超市 打造政府和群眾的聯系紐帶

注重把舵定向,高位推動統籌布局。蚌埠高新區把信訪超市建設作為年度平安建設重要工作來抓,加強對鄉鎮信訪超市建設的指導力度,統一制作台賬、制度、標牌、背景牆等軟硬件設施,設置綜治、信訪、調解等窗口。蚌埠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每月一次調度信訪超市運行情況,對建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協調鄉鎮、公安、司法等部門單位合力解決,全力保障信訪超市有效運轉。

加強資源整合,服務能力優化升級。借助與司法所集中辦公優勢,蚌埠高新區將司法所和鄉鎮綜治中心兩處調解室合並一處,集約了辦公場地。整合人民調解、婚姻家庭、勞動人事爭議、警民聯調等4個專業性調解組織和調解品牌,統一調配全區10名專職人民調解員,每個信訪超市至少1名專職調解員駐點辦公。吸納6名村居法律顧問和2名心理專家入駐信訪超市,提供法律咨詢、心理咨詢、政策解讀等服務,累計服務群眾120余人次。

強化責任落實,精准發力提升質效。信訪超市每半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分析研判運行情況,對存在的重大復雜矛盾糾紛,及時協調鄉鎮、公安、司法等部門單位合力解決﹔本級解決不了的,及時向區有關部門報告,累計化解信訪積案19件。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督促督導公安、司法等單位及時將調處的矛盾糾紛事項錄入“綜治9+X”平台,信訪超市工作人員及時將信息統一匯總至“綜治中心受理事項登記本”,做到線上線下一致、辦理事項一目了然。

信訪超市運行以來,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10余起,救助信訪困難戶5人次,有效預防了民轉刑案件的發生。同時,通過村廣播、微信群等方式積極宣傳信訪超市功能和作用,引導轄區群眾通過信訪超市解決矛盾糾紛和各類訴求,有力規范了信訪秩序,全力維護了社會穩定。

黨建引領“重民意”。蚌埠高新區充分發揮黨組織黨建引領凝聚作用,激活基層黨建“紅細胞”,落實“黨建+信訪”工作機制,將信訪工作作為重要考核事項,組織黨員簽訂不信訪承諾書,把黨的領導作用、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群眾參與的主體作用充分融入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各個環節。

走訪調查“知民心”。黨員干部進村(社區)入戶,村(居)民促膝談心,聽期待、看困難、問需求,掌握家庭成員之間、左鄰右舍之間、群眾與干部之間、群眾的期盼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和差距,引導紓解群眾“胸中之氣”,確保信訪工作可控、可管、可治。

真情服務“解民憂”。充分發揮當地德高望重的鄉賢、勞模、老黨員作用,通過拉家常、談心談話、講政策、講法律和扶弱濟困、提供就業指導、法律援助、勞動力技能培訓等方式,用心、用情、用力引導群眾理性維權。對秦集鎮一信訪積案問題,通過鎮村干部細致調查梳理“研訪”、遠赴信訪人工作地“探訪”,黨代表、村民代表、群眾逐一“論訪”等方式,將該信訪事項“抽絲剝繭”,還原信訪事項發生、發展過程。最終,信訪人簽訂息訴罷訪承諾書,相關問題得到妥善處理,促成該起信訪積案的“事心雙解”。

促進“三治”融合 完善多元參與治理模式

深入開展“自治”治理。著眼“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蚌埠高新區各村居建立村規民約,促使村民自治有規可依、有章可循。鼓勵引導基層因地制宜成立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建立健全居民決策聽証、民主評議等制度,充分利用民情懇談室、社區警務室、婦女之家等平台,開展靈活多樣的自治活動,最大限度匯聚基層組織和群眾個體的社會治理合力。

廣泛開展“法治”治理。深入基層加強法治宣傳教育,通過張貼標語、懸挂橫幅、發放宣傳資料、板報展覽、出動宣傳車、廣播播放、微信群宣傳等多種形式,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堅持以問題導向、實行分類處理及“三到位一處理”工作原則,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等工作手段,推動了大批重復信訪得以化解。

注重開展“德治”治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融入思想道德建設和城鄉治理全過程,廣泛開展“文明村(社區)”“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創建選聘活動,利用城鄉大舞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資源,豐富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引導群眾移風易俗、勤儉節約、文明辦事,城鄉治理效能不斷提升。(趙振亮)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