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馬鞍山市含山縣:多點發力譜寫土地利用新篇章

2023年10月17日10:04 | 來源:馬鞍山日報
小字號

空間有限,發展無限,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工業生產需用地,農業種植需用地,民生保障也需用地。土地資源如何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含山縣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

騰籠換鳥

讓低效用地“活”起來

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含山縣經濟運行綜合排名均居安徽省59個縣(市)第一位,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同時,企業生產用地需求不斷擴大,開發區工業生產地塊變成了“香餑餑”,盤活用好閑置廠房和土地資源,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華譽精密科技(含山)有限公司是含山縣一家服務於鎂鋁合金加工制造領域的企業,為客戶提供模具開發設計、鎂合金射出、鎂鋁壓鑄等服務,也是該縣較為典型的“騰籠換鳥”引進企業之一。走進華譽精密科技(含山)有限公司的鎂鋁合金加工車間,機器轟鳴作響,各類機械設備有序運作,各道工序有條不紊,工人們正在調整磨輥軋距,分工明確地趕制著生產訂單,現場一派忙碌的生產景象。

“我們企業從投產到現在發展形勢不錯,依托於含山縣的區位優勢,今年到目前產值達到了8500萬元左右。”華譽精密科技(含山)有限公司生產總監畢延志說。

據了解,華譽精密科技(含山)有限公司目前所用地塊為原駐企業停產后的閑置地塊,因此塊用地面積與該企業的用地需求較為吻合,為了優化集約土地利用,實現企業早入駐、早投產、早見效,含山縣經開區、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環峰鎮政府等多部門聯動,科學制定收儲方案,精簡工作流程,使得該企業迅速入駐含山。

“這個地塊從挂牌、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到動工建設,共歷時三個月,可以說是公示期過了,材料手續就辦好了。”含山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開發利用股股長姚超說。

藏糧於地

讓荒灘野地“綠”起來

工業用地的“騰籠換鳥”讓縣域經濟不斷發展,含山也做好“耕地文章”,上足手段開發荒灘荒地,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提高糧食產量,助力農民增收。

來到林頭鎮雙井村,清溪河繞村而過,作為圩區,水資源豐富,種植水稻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如何提高糧食產量,當地村“兩委”將目光鎖定在圩區荒灘之上。

雙井村早年修建的河堤由於年數較長、淤泥堵塞,形成荒灘。今年年初,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經過反復調研,在征詢村民意見的基礎上,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推動圩區周邊荒地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

經過大半年的建設,該村在加固河堤、清理雜草的同時,整合閑置荒地,科學布局水網,現如今,荒灘披上了綠裝,整個圩區灌溉能力也有了顯著提升。走在清溪河南岸,河堤附近連片的水稻滿眼金黃,荒山野地已成為過去式。

“此次開發的荒灘耕地130畝左右,我們加班加點,趕在水稻種植前完工,目前來看農作物長勢良好,預計能給村集體經濟帶來7萬元左右收入。”林頭鎮雙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孫之榮說。

整合泊位

讓市民停車“好”起來

小車位連著大民生,隨著縣域內汽車的增多,停車難的問題,成了廣大車主的煩心事、操心事。“便民停車”作為十大暖民心行動為群眾辦實事之一,停車有“位”關系到群眾日常出行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西門大菜市位於含山縣城中央,是很多含山人買菜、批發的首選地,過去一到早晚高峰時間段,菜場周圍就會被圍得水泄不通。

面對這一問題,縣城管局以便民停車行動為契機,結合城區微改造項目,深度挖掘老城區零星拆遷地塊空間,積極爭取資金,加快推進堵點周邊停車場建設,切實解決中心城區停車難的問題。

“我們通過整合大菜市周邊的零星拆遷地塊,選擇改造天鵝崗的一處荒地,目前建好的便民停車場內含停車位84個,有效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含山縣城管局工作人員吳同山說。

閑置地建成了停車場,不僅讓交通出行更便捷,也盤活了縣內的邊角空間,讓周邊環境得到了顯著提升。“天鵝崗停車場以前就是一塊荒地,還堆了不少建筑垃圾,夏天蚊虫很多,現在改成了停車場之后環境好多了,我們出行、停車都很方便。”附近居民王女士開心地說。

目前,含山縣已經完成縣域內36處便民停車場建設,增加公共停車泊位數約500個,有效整合拆遷閑置邊角地塊8000平方米左右。

“含山縣將持續梳理低效用地、閑置用地等項目,按照‘一企一策、一地一策’要求,緩解工業、農業、民生等用地供需矛盾,堅決遏制增量,全面盤活存量,確保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好業態不缺資源,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最大效益,推動土地優化利用成果加快轉化為含山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含山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黨組成員庄偉說。(唐延豪)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