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皖美答卷
安徽阜陽:“老化工”迸發“新動能”

8月14日下午,在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操作中心,技術人員緊盯著顯示屏上的各項數據,不敢有一絲懈怠。在這張154塊屏幕組成的巨型顯示屏上,顯示著化工園區內先進設備的實時運轉情況。
對昊源化工而言,控制室就是工廠大腦,一塊小小煤炭“變身”成為精細化工原料的密碼,就在其中。
俯瞰化工園區。颍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阜陽縣化肥廠,始建於1970年,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化工企業,每天生產的雙氧水、聚苯乙烯、全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接近2000噸。
“過去一年,公司產值達到155億元,利潤14.2億元。多項產品都屬於安徽省名牌產品或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明林介紹,別看一塊煤炭小小黑黑不起眼,經化工工藝路徑后,可轉化為成百上千種產品,“嗎啉可用於橡膠、醫藥等領域,苯乙烯可應用於塑料工業、橡膠工業、紡織工業及醫藥工業,我們穿的衣服、鞋子、帽子等,很多也有煤化工的影子。”
昊源化工控制中心。人民網 胡雨鬆攝
回顧公司乃至阜陽市化工企業的發展歷程,2016年前后,化工企業“退市入園”是相當重要的轉折點。2018年8月,昊源化工啟動本部退城入園項目建設,為公司發展帶來新機遇。“作為阜陽市的化工企業,企業發展肯定要服從城市發展大局,再加上颍東化工園區發展規劃合理,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為企業的退城入園創造良好的先決條件。”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超介紹,關閉老廠,進入新園區,也為昊源化工提供重新調整產業布局的機會。在颍東化工園區,昊源化工新近研發了多項新產品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退城入園,企業實現從傳統的煤化工企業向肥化並舉、煤基新材料、高端化學品的成功轉型,等到一二三四期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將實現產值超300億元,帶動就業3000余人。”張超說。
如今,在阜陽市颍東化工園區,圍繞昊源化工上下游產業鏈,已經形成一大批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化工企業。不少企業家表示,來到阜陽,看中的是這裡化工產業鏈已經成熟,但選擇長留阜陽,還是被當地政府貼心且專業的服務打動。
昊源化工園區。颍東區宣傳部供圖
2021年底,阜陽市成立了十大產業鏈“鏈長制”,每條產業鏈都有一位市級領導帶領產業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企業負責人不定期地開展座談,研究如何立足企業特色,發揮產業鏈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等問題。昊源化工正是阜陽化工產業鏈的“鏈長企業”,公司董事長凡殿才介紹,目前化工產業鏈已經聚集討論了8次,每次企業家們聚在一起都能碰撞出新的火花,真遇到難題,還有市領導協調解決,阜陽市親清的政企關系、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都讓企業可以心無旁騖地專注於生產經營。
“下一步,昊源化工將進一步延伸‘從一塊煤到一匹布’產業鏈,並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院校合作,向實現降碳、負碳方向進行技術攻關,加快化工新材料產業綠色化,高端化,多元化發展。”凡殿才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