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旌德:大山深處有“牛人”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張俊
2023年08月20日10:2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清晨,突如其來的一場雨,讓牛欄凹罩上了一層薄霧,氤氳的雲氣若隱若現,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山間。

從宣城市旌德縣旌陽鎮新庄村村委會出發,車到山腳,徒步前行,人民網記者來到牛欄凹,因為下過雨,漫山的草木更顯翠綠,一群黃牛散布在山坡上,有的怡然踱步,有的專注咀嚼,有的則悠閑小憩……

不遠處,身著粉色上衣的張根木和汪曉萍,則緊隨一旁,不時拍打著牛背,並發出“吁、吁……”的吆喝聲。

老張倆口子天天圍著黃牛轉。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老張兩口子天天圍著黃牛轉。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牛欄凹,因三面環山而得名,又因海拔高、植被豐富,在張根木眼裡,就是天然的牧場,尤為適合黃牛放養。

今年60歲的張根木,是土生土長的旌陽鎮人,10年前,他把目光瞄准到了養牛,從最初的水牛圈養,到如今的黃牛放養,老張已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養牛達人”。

其實,養牛之前,老張並沒有固定的職業,唯一讓他略感自豪的,就是那台已經鏽跡斑斑的三輪車。“上世紀90年代,三輪車在農村還是個稀罕物。”老張回憶道,當年是既拉人又拉貨,后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三輪車的生意也就此作罷。

在牛欄凹,山場就是天然的牧場。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在牛欄凹,山場就是天然的牧場。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0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老張動了養牛的念頭,要知道那時候他對養牛並不在行。“庄稼活,也好學。”老張笑著說,可是一年下來,他發現水牛並不適合山裡散養。

2014年,經過慎重考慮后,老張從外地引入牛犢,改養黃牛,這一養就是10年,目前養殖量達到了60多頭,年“出欄”量保持在10頭左右,方圓十幾裡地,屬他的規模最大。

有別於圈養,老張的放養模式才是他的最大賣點。“一年裡的多半時間,黃牛都放養在深山裡,天天在山坡上活動,就相當於天天健身鍛煉。”老張形象比喻道,山裡到處都是植被,牛兒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妻子汪曉萍照看牛犢。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妻子汪曉萍照看牛犢。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在他看來,放養不僅可以節省喂養成本,而且黃牛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天然草,長的是“健美肉”,正好滿足當下健康、綠色的飲食消費需求。最關鍵的是,散養的黃牛身體健壯、肉質緊實,相比圈養的牛肉,吃起來更鮮,也更香。

獨居深山,樂此不疲。養牛這些年,老張和妻子汪曉萍幾乎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除了養牛,兩口子還種了20畝地,有水稻、有玉米,偶爾也種點西瓜和花生。

養牛是個苦差事。老張告訴記者,一年365天幾乎是全年無休,即便大年初一,人家放鞭炮迎新年,而他們是一開門就要去喂牛。

一般情況下,放養的黃牛從正月出門,就要等到冬月才回來。為了確保牛兒不走丟,夫妻倆是天天都要上山找尋一遍,最遠的時候,一個來回得二三十裡地,因為隻有看到牛,心裡才踏實。

空中俯瞰,閑走的牛群就像一幅油畫。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空中俯瞰,閑走的牛群就像一幅油畫。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找牛的過程,就好比是轉山,多年下來,老張兩口子對這樣的日子也習以為常。每天天不亮,他們就帶上干糧、背上水壺、頭頂礦燈去找牛群。“牛蹄印和牛糞,是最好的記號。”老張說,久而久之,進山找牛成了生活日常。

有意思的是,因為每天都在山裡轉,讓老張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活地圖”。山上的犄角旮旯他都知道,哪裡的進山路好走,哪裡的山林長得茂盛,老張門清,就連外來的地質考察隊,都找他當向導。

因為堅持深山放養,老張養的黃牛從來不愁銷路。“一頭黃牛能長到四五百斤重,行情好的時候能賣到1萬多元,每年‘出欄’10來頭,光這塊收入就有10多萬,再加上自己種的20畝地,打下的糧食還能再掙些。”聽得出,老張對自己的收入還算滿意。他說,掙多掙少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圖個逍遙自在。

老張黃牛的最大賣點,就是深山放養。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老張的黃牛最大賣點,就是深山放養。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近年來,旌德縣因地制宜發展黃牛養殖產業,截至目前,全縣黃牛養殖量達到了2.96萬頭,黃牛產業佔到全縣農業一產的30%以上,今年計劃出欄黃牛為0.9萬頭。

旌德黃牛是皖南特產,也是地理標志產品。2021年,旌德縣把黃牛產業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並組建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的旌德黃牛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同時成立旌德黃牛產業協會,為全縣的黃牛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黃牛養殖、飼料種植、保種繁育、牛肉加工……眼下,旌德縣正著力完善黃牛“全產業鏈”的綠色生態發展新格局,牽住“牛鼻子”,寫好“牛文章”,壯大“牛經濟”。

有政策支持、有產業支撐、有要素保障,大山深處的“牛人”老張,干勁更足,“等水泥路鋪到了家門口,就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讓日子越過越牛氣。”

(責編:關飛、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