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實有人口1234.4萬

8月21日,合肥公安發布數據稱:截至2023年7月底,合肥實有人口1234.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05.3萬人,流動人口429.1萬人。
不少網友在留言中表示:合肥已經躋身“千萬人口俱樂部”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2月23日,合肥市統計局剛剛發布最新人口數據:2022年,合肥市常住人口963.4萬人,較上年淨增16.9萬人。
記者注意到,兩份人口數據的口徑並不相同。963.4萬人為“常住人口”﹔1234.4萬人為“實有人口”。
實際上,“實有人口”是一個新概念。包括了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戶籍人口、外籍人口。當前的“實有人口”管理機制是:人一到轄區住下,一定要納入“實有人口管理”,登記並納入信息查詢系統。實有人口管理是指以派出所為單位,把實際居住的常住人口、寄住人口、未落常住人口人員、暫住人口以及境外居民人員全部納入工作范圍,加強登記管理,掌握基本情況,發現違法犯罪線索,預防違法犯罪活動。
2021年,上海市曾發布《上海市實有人口服務和管理若干規定》(后簡稱“2021版新規”),並於4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21版新規,上海市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對象包括兩類:
(1)居住在上海的本市戶籍人員和外省市戶籍人員。這其實是偏向於針對“常住人口”的管理。
(2)短暫來滬停留的人員。這是此次修訂新增進來的,包括來滬就醫、就學、旅游、公務活動、探親訪友等人員,但不包括“一日游”、公務活動當天往返以及交通中轉等人員。將這一類人員納入進來,“實有人口”名副其實了。
作為人口管理難度排在前列的城市,上海市這一創新舉措對於全國的人口管理都具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記者從合肥有關部門獲悉:“‘實有人口’為公安機關內部統計稱謂,指實際在合肥市的人口數據﹔‘常住人口’為統計局對外官宣的人口數據稱謂﹔‘流動人口’也為公安機關內部稱謂,指戶籍不在合肥市的實際居住人口(區縣間流動的人口也包括)。”
記者發現:全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公布其“實有人口”數據。
去年9月,濟南市召開了“山東這十年·濟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明確透露:實有人口突破1000萬。
今年8月,蘇州市對外公布:截至6月底,全市實有人口1619.69萬人。
實際上,實有人口突破1200萬也顯示了合肥市對於人口的吸引力。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合肥常住人口增速位居全國24座GDP萬億城市第三位。
分析顯示,合肥常住人口仍以遷移增長為主,2022年合肥遷移增長人口同比拉動總量增長1.4個百分點。此外,合肥的人口自然增長保持較高水平。合肥市常住人口中,自然增長率3.58‰,人口保持正增長。合肥人口佔安徽全省比重由2021年的15.48%提高至2022年的15.72%,上升0.24個百分點,人口首位度再提升。
與此同時,今年前七個月合肥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分別高於全國4.8個百分點和全省1.4個百分點。截至今年7月末,合肥市本外幣貸款余額26845億元,同比增長16.8%,存貸比99.32%。(記者 梁巍 李萌 政經八百工作室出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