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楚文化博物館——
創新展陳方式 豐富參觀體驗(解碼·縣級博物館)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24日 第 11 版)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全景。
三足羊首銅尊。
鏤雕三蟠龍心形玉佩。
累絲鑲寶八龍紋金帶扣。
以上圖片均為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提供
核心閱讀
楚韻千年,風華再現。位於壽縣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玻璃棧道下,戰國建筑瓦礫層盡收眼底﹔158枚楚金幣,引得游客駐足觀賞﹔前廳展示屏前,累絲鑲寶八龍紋金帶扣“活靈活現”……走進博物館,通過豐富的館藏和各類數字化展陳方式,游客可以充分領略楚風楚韻。
八公山下,淮河岸邊,安徽壽縣坐落其間。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位於壽春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
在這裡,古戰場、雕塑群、沙盤模型,一個個還原的歷史典故讓游客穿越時空﹔涉楚文物700余件(套),各式青銅、金幣窖藏、玉石雜項,反映出當時楚國的社會經濟狀況﹔柏家台遺址、李三孤堆楚王墓、循理新嘉園工地戰國建筑群遺址,了解壽縣歷史文化的窗口漸次打開……
上萬件藏品,傳遞楚韻悠長
四方筑城,荊楚高台,是古代楚人的建筑理念。
尚未進館,一條棧道就映入眼帘,重要時間節點標記其上,玻璃之下可見斷瓦殘磚。“建館過程中,在循理新嘉園工地意外發現一條戰國建筑瓦礫層。就地切割、異地遷移復原於此,又在上方鋪了一條玻璃棧道直通館門。”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王建國說,一塊瓦片,就是一個文化符號,歷經千載,見証楚文化在此沉澱,“名曰‘一步千年’”。
壽縣古稱壽春,史料記載,在楚國800多年的歷史中,壽春是最后一座都城。依山傍水、城垣猶在的壽春城,灌溉農桑、造福百姓的安豐塘,縣城之中,隨處可見楚風遺存。而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腳下是近40米長的玻璃瓦當路,眼前是5米多高的新鑄楚大鼎,千年楚韻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早在1958年,壽縣就建了博物館,曾歷經兩次搬遷,曾用館址分別位於壽縣古城東大街報恩寺與古城西大街中段孔廟古建筑群南。“老館囿於面積,展出的藏品來來回回就那麼幾件。庫房條件有限,也會影響文物保護。”入館工作十七載,博物館典藏研究部主任曹微微將遷址由來娓娓道來。
2015年,新館籌建,被命名為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並於2022年正式開館。一改往日老樓狹窄,新館面積翻了兩番,擴大到1.5萬平方米,展品也從800余件(套)增至1600余件(套)。從青銅器到金銀器,從玉石雜項到古籍善本、字畫,上萬件藏品涉及自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各個歷史時期,其中一級文物達230件(套)。
走進一層安徽楚文化展廳,各式青銅器琳琅滿目。一處車馬坑發掘場景,引得游客駐足觀看。這個車馬坑曾發掘出數件木環、銅車飾及木車遺跡。隔著一層玻璃,當年的挖掘現場得以重現。一旁,陳列的是戰國青銅馬車構件和復原后的青銅車馬器造型。
沿著楚文化發展脈絡行進,158枚楚金幣構成的“金山”,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大大小小的楚金幣,是博物館特色藏品之一,形狀多為楔形、圓形和龜版,印記則各不相同。
“這是為了區別金鈑成色和來源。”曹微微解釋,作為一種稱量貨幣,楚金幣在交易中切割稱量才能使用,不少金幣刀刻痕跡依然清晰可見。上世紀60年代至今,壽春城遺址及周邊出土的楚金幣達195件(塊)。
在新館二層,壽縣文明史、壽春壽文化的展陳獨具特色。既有還原淝水之戰古戰場的沙盤,又有崇壽禮俗的書法繪畫作品,一件件藏品,彰顯了楚文化的歷史底蘊、壽縣縣城的發展脈絡。
活化利用,創新文物講述方式
伸出食指,輕觸屏幕,原本靜止的累絲鑲寶八龍紋金帶扣一下子“活”了起來。帶扣上圓下方金光閃閃,浮雕螭龍眼須活靈活現,按住“文物”上下左右翻轉,一個逼真的三維立體影像呈現眼前。
在一樓前廳展示屏前,看著被藍色氣泡包裹的各式館藏,壽縣第三中學七年級學生張浩宇忍不住伸手觸碰。屏幕上是博物館採集的3D文物模型,不僅可以放大局部細節,還能360度旋轉。
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中,這樣的互動場景有10多處。壽州窯展區的制陶游戲,使游客更加了解運瓷石、和瓷泥、拉坯、施釉等工藝流程﹔顯示古籍的電子書屏,觀眾伸手一滑就能翻頁,圖文結合更增趣味……
“2020年起,博物館就開始進行數字化探索。”負責館內多媒體設備運營的趙允柏說,截至目前,數字化建設項目共完成900件(套)文物三維數據和2000余件(套)文物高清二維數據採集與制作,為博物館中的文物建立了完善的數字檔案。
展館中,有一處壽縣北大街街市場景復原造型。在王建國看來,簡單的建筑陳列,難以還原清末民初時期的街市生活場景。於是,博物館仔細查找地方志,還原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從市民的穿著打扮到店鋪的門頭招牌,就連街上叫賣豆腐的小販,都一一生動還原。
在此稍一駐足,當地方言演繹的對話響起,點菜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為了真實還原老城景象,博物館還特意找了本地市民配音。“裡面還有我們老館長的聲音哩!”王建國說。
數字化技術讓歷史更有溫度。“文物的鍛造工藝、實用功能,甚至紋飾內涵,都可以運用數字化手段傳播。”王建國說,博物館的功能並不是簡單對文物進行收藏保護,而是要讓文物活起來,讓歷史文化為更多人了解。
豐富體驗,讓文物融入日常生活
一塊豆腐,一把小刀,巧手雕琢,置於盞中。不一會兒,一朵形似繡球的豆腐花悄然綻放,白色“花瓣”密密層層,微微顫動。游客裡三層外三層,將壽州豆腐宴非遺傳承人張士宏圍住。25歲的市民曹惠穎聚精會神瞧了10多分鐘,“沒想到,豆腐還能雕出花來!”
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曹惠穎是安徽楚文化博物館的常客。參觀之余,她還喜歡參加館內活動。“剪紙、繪畫、投壺,全體驗過。”參與各種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不僅可以體會到手工制作的樂趣,還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楚文化。
眼下,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每周至少開展一次社教活動已成常態。從在石上作畫,到使用黏土捏制出博物館代表性青銅器,各類體驗活動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觸摸歷史脈絡。
“近年來,我們還組織了文物進校園、進養老院活動。”安徽楚文化博物館社教信息部工作人員余金鈺說,一有空閑,他們就會帶上文物展板走進學校,講述博物館的歷史與館藏。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樂於走進博物館,在這裡能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我們也不斷創新手段,用更多方式講述文物故事,讓文物走入大眾生活。”王建國說。
制圖:張芳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