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河縣:水蛭養殖走出別樣“蛭”富路

7月5日,走進安徽省五河縣小圩鎮下黃村沈先恆的水蛭生態養殖基地,一排排連棟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擺放著一列列塑料水箱,一條條水蛭幼苗蜷縮在裡面,土黃色帶著幾條棕色紋路的水蛭在水中如絲帶般游動著。見到沈先恆時,他正忙著給池子裡的小水蛭投食,檢查水蛭的生長情況和水質狀況。“水蛭就是我們常說的螞蟥,因其具有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破血通經、消積散瘀、消腫解毒等藥用價值而備受推崇。”沈先恆介紹說。
2021年沈先恆結合下黃村水資源豐富的先天優勢,多方考察綜合考量決定發展水產養殖產業來增加收入,於是他通過下黃村村委會流轉了村裡的低窪地開始養殖水蛭。水蛭,大家口中的“吸血虫”,在沈先恆的眼中,它卻是致富的寶貝。沈先恆養殖的是寬體金線蛭,與普通水蛭不同,金線蛭不吸血,並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是中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醫入藥,野生的寬體金線蛭十分罕見,使其成為藥材市場上非常緊缺的產品,銷售價格也持續處在高位。沈先恆的水蛭養殖基地佔地共五畝,每年五月底下幼苗,到了十月底的時候就可以收獲了,收獲后都是亳州的藥材商直接上門採購,不愁銷路,一年大概收益是20多萬元,收入非常可觀。
近年來,五河縣小圩鎮不斷積極探索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在土地調整、技術指導等方面給當地養殖戶開綠燈、送紅利,這讓沈先恆等養殖戶能夠專心致志搞生產。在沈先恆的養殖基地,小圩鎮科技特派員馬開棟一邊查看水蛭養殖生長情況一邊就水蛭養殖病害防治技術進行詳細講解。沈先恆介紹,每隔一段時間,鎮裡的科技特派員都會來養殖基地開展水產技術指導服務和培訓工作,對養殖基地池塘消毒、水質調控、科學喂養、疫病防治等關鍵環節進行指導。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依托先天的自然地理環境優勢,加上良好的發展氛圍,給小圩鎮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促使各類特色農業項目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讓產業好發展、讓村民好增收雙贏。(王倩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