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無為:“村播”帶火“土產業”

一台電腦、一盞面光燈、一部手機……
“長粒香最適合煮稀飯,米湯濃稠、老少皆宜,我們這還有黑糯米、小紅稻。”在無為市赫店鎮黃墩村村部,“主播”劉燕正手捧著長粒香對著鏡頭一個勁兒地吆喝。
黃墩村直播間裡待售的各類農產品。人民網 陶濤攝
在村裡頭,劉燕還有另一重身份:黃墩村后備干部。今年22歲的她,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表演專業出身的她,大學畢業后,和其他留在城裡的同學不一樣,反其道而行之,把目光瞄准了農村。
自從去年10月份設立“電商助農 鄉村振興”直播間, 每周一、三、五的下午,三小時的直播帶貨,成了劉燕的工作日常。
為幫助村裡推銷大米、菜籽油、蓮子等土特產。如今,村裡的直播間成了當地土特產最穩定的銷售渠道,蹚出了一條直播助農特色之路。
黃墩村位於無為市無城西郊,曾是赫店鎮出了名的落后村,村集體負債一度高達47萬元。近年來,該村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進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由“輸血”變“造血”的產業發展路、村民致富路。
直播間究竟有多火?“除了日常的一些農特產品打開銷路之外,手工挂面更是成為爆款。”黃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錢揚榮自己也沒想到,去年臘月直接賣斷貨,20多天竟然賣出去2萬多斤。
眼下,“銷農貨、找主播”成了黃墩村村民的共識,越來越多的土特產融入電商鏈條,讓“村播帶貨”成為村民增收的新風口。
黃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錢揚榮體驗直播帶貨。人民網 陶濤攝
採訪中,錢揚榮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也坐在屏幕前,有模有樣地當起了“主播”,饒有興致地對著鏡頭推介起來,“我們的水稻全程綠色有機種植,零農殘,口感和品質俱佳,色澤剔透、入口香醇。”
幾句簡單明了的開場白,隨著大米從錢揚榮手中緩緩滑落,一下子吸引了屏幕前的觀眾,紛紛你一言我一語地互動起來。
讓錢揚榮意外的是,直播帶貨的農產品越來越多,攤子也越鋪越大,如今不僅僅銷售本村的土特產,其他村子的特色農產品也過來“蹭熱度”,觸網上線。
拿起手機“新農具”,干上直播帶貨“新農活”。
為了打響農產品品牌,2022年,村裡還專門注冊了商標“赫中黃墩”,寓意為赫赫有名中有個黃墩。當年,黃墩村被列為蕪湖市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試點村,村黨組織牽頭成立黃墩新農專業合作社,首批就吸納了53名社員。
打開了銷路,激活了產業,村集體家底也變得“壯”實了。
2022年,新農專業合作社實現營業收入196萬元,為村集體增收10.7萬元,入社成員每股分紅1000元。
今年1月16日,合作社迎來首次分紅。“當天的百姓大舞台,那才叫一個熱鬧,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這條路真走對了。”錢揚榮感慨道,嘗到甜頭,13戶村民成為合作社新社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