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總書記回信裡的“中國好人”:黃山蘊秀美 平凡出英雄

張磊 汪瑞華 張俊
2022年08月19日11:4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剛剛從50米落差的崖壁垂直“走”上來的李培生,片刻休息間,站定在作業點,感慨萬千﹔站在海拔1670米的迎客鬆旁,望向不遠處的蓮花峰,42歲的胡曉春目光如炬,身若青鬆。回想起從北京來的信函傳到黃山的那個激動人心的上午,倆人仍然激動不已。

“你們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鬆,用心用情守護美麗的黃山,充分體現了敬業奉獻精神。”8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黃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強調“‘中國好人’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希望他們繼續發揮好榜樣作用,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在秀美黃山之巔,腰系繩索在懸崖峭壁上撿拾垃圾的李培生,和朝夕相伴像保護眼睛一樣守護迎客鬆的胡曉春,日復一日,與山為友、與鬆做伴,用心用情守護美麗的黃山。日前,人民網記者走進黃山,在山鬆之間,近距離感受“中國好人”的敬業奉獻精神,傾聽他們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故事。

“中國好人”黃山風景區放繩工李培生(左)和迎客鬆守鬆人胡曉春。人民網 張俊攝

“中國好人”黃山風景區放繩工李培生(左)和迎客鬆守鬆人胡曉春。人民網 張俊攝

平凡中的不凡

今年是李培生在黃山風景區工作的第二十五個年頭。干過景區檢票員、當過路段環衛工的他,打1999年開始,就轉崗從事外圍環衛,加入到了放繩工隊伍,這一干就是23年。

每天,第一批游客還未上山,他就和搭檔在懸崖峭壁上撿拾垃圾。身輕如燕,飛檐走壁,無數次攀高爬低,無數次直起直落,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黃山上的“美容師”。

翻越、攀爬,再翻越、再攀爬……20多年來,李培生累計放繩高度達1800公裡,相當於登上了200座珠穆朗瑪峰。

黃山風景區放繩工李培生的清掃范圍永遠是直起直落。人民網 張俊攝

黃山風景區放繩工李培生的清掃范圍永遠是直起直落。人民網 張俊攝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堅守。

同樣作為致信人之一的胡曉春,2006年穿上護林服,成為黃山風景區的一名防火員。2010年,經過層層選拔,他成為第十八任守鬆人徐東明的徒弟,擔任迎客鬆守鬆人B崗。2011年6月,胡曉春從師父手中接過望遠鏡和放大鏡,正式成為第十九任守鬆人。

“對我來說,迎客鬆不單單是一棵樹,它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守護好迎客鬆,就如同守護好家人一樣。”並不擅言辭的胡曉春,一直把迎客鬆當成自己的長輩,在他眼裡,他和迎客鬆、黃山三者之間的聯系,就是“你守著山,我守著你”。

擔任“守鬆人”至今,已經12年零2個月過去了。山還是那座山,樹還是那棵樹,但胡曉春,卻從當初的年輕小伙子,步入了不惑之年。

守鬆的日子裡,一年365天,胡曉春有300多天要在迎客鬆前打卡,白天每隔兩小時一次的日常巡護,70多本《迎客鬆日記》,記錄下了140余萬字的守鬆日常。

黃山迎客鬆守鬆人胡曉春通過望遠鏡檢查迎客鬆高處枝干生長情況。人民網 張俊攝

黃山迎客鬆守鬆人胡曉春通過望遠鏡檢查迎客鬆高處枝干生長情況。人民網 張俊攝

好人就在身邊

一個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一個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鬆。

李培生、胡曉春結伴在黃山風景區默默奉獻,成為守護綠水青山的一分子,2012年和2021年他們先后入選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

工種不同,職責相近,他們是千千萬萬基層勞動者的縮影,也是數以萬計“中國好人”的代表。

2008年起,中央文明辦組織開展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至今已發布“中國好人榜”150期,共有16228人(組)入選“中國好人”。自2008年“中國好人榜”發布以來,安徽省共有1632人入榜,連續14年位居全國第一。這其中,既有精心照顧癱瘓丈夫十四載的胡曉萍,也有帶著娃一塊駐村健康扶貧的醫生夫妻張建明和徐曉嬋,還有不畏艱險保障防疫物資及時運送至抗疫前線的藍天救援隊隊長蘇成龍……

他們職業不同,事跡各異,但有著同樣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追求,也用實際行動詮釋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

黃山迎客鬆守鬆人胡曉春用放大鏡檢查迎客鬆生長情況。人民網 張俊攝

黃山迎客鬆守鬆人胡曉春用放大鏡檢查迎客鬆生長情況。人民網 張俊攝

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人”、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勞動模范、十大最美環保人提名獎……細數起來,李培生、胡曉春頭銜和榮譽不少,但他們說,他們就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一名平凡的守鬆人。

是的,李培生穿行崖壁撿拾垃圾23年,胡曉春守了12年的迎客鬆。

我們登上黃山,看到的挺拔鬆柏、美麗河山,都離不開和他們一樣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勞動者——在風景如畫的蓮花峰,在游人如織的玉屏樓,處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真沒有想到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回信,這份榮耀不僅是給我和曉春的,也是給黃山的,更是給所有‘中國好人’的。”談及總書記的回信,李培生難掩興奮。

守護美麗黃山

二十年如一日,潛心扑在黃山陡峭的懸崖間,李培生不斷深耕業務,摸索技術,致力於放繩工具的創新和改造。

他和同事自制的“環衛釣魚竿”,把普通魚竿頂端的魚鉤改成“丁”字狀,提升作業效率﹔在登山繩的基礎上,創新編結8字扣,提高安全系數……

“美容師”李培生的名聲,就這樣漸漸在黃山風景區傳開了。

黃山風景區放繩工李培生檢查打好的繩結,准備下懸崖撿拾垃圾。人民網 張俊攝

黃山風景區放繩工李培生檢查打好的繩結,准備下懸崖撿拾垃圾。人民網 張俊攝

平日,和李培生以兄弟相稱的胡曉春,在游客眼裡,是守鬆人,在女兒眼裡,是“山大王”。

“守護好迎客鬆,就是守護好綠水青山金山銀山。”胡曉春深諳這句話的道理,即便休息在家,他也總牽挂著這棵樹,會時不時點開手機上的監測系統,看看實時情況。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如今胡曉春已經是19任守鬆人當中工作年限最久的一位。

“字裡行間都能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我們基層勞動者的支持和肯定,特別是對我們一線工作者的關心關懷。”胡曉春說,自己收到總書記的回信后,第一時間和家人分享了喜悅,未來會繼續在基層發光發熱,當好迎客鬆“哨兵”。

紙短情長,見字如晤。

總書記的回信,字數不長,卻飽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奮進,也更加堅定了李培生和胡曉春值守黃山風景區的信心。

“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責任也更大了。我一定會牢記總書記囑托,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為美麗黃山建設增添魅力。”李培生如是說。

胡曉春同樣許下諾言:黃山不僅給了我奉獻的平台,還給了我實現理想的舞台,我一定會像總書記在回信中希望的那樣,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努力成為一名“三好生”。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