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政在行動

蚌埠:“老字號”讓助餐服務更有味道

2022年08月02日10:24 | 來源:蚌埠新聞網
小字號

“老板,來份瓦塊魚、宮保雞丁、炒白干、紅燒花菜。”“來份10塊錢套餐,打包帶走!”“老板好,今天還是老規矩,擱你這兒吃。”……7月26日中午,盡管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平街的“老字號”喜福樓老年助餐點卻熱鬧非凡,前來打飯用餐的老年人絡繹不絕。

64歲的金保魁是家住中平社區的退休職工,自從飯店推出了老年助餐業務,他幾乎每天都來用餐,“兩葷兩素優惠后13元,一葷兩素優惠價9元,米飯、湯全部管夠,每天菜品多達十幾樣,這可比自己買菜做飯省事多了,關鍵還是‘老字號’,環境衛生、飯菜口味都非常好,真的沒話說。”

大紅燈籠、紅木座椅、木制扇門、中國結……走進飯店的老年用餐區,現場干淨整潔、裝飾典雅、空調電扇、配餐櫃等設備一應俱全,處處彰顯出濃郁老店氛圍。“我們店已經經營了22年,大多數用餐人不是常來的主顧就是附近的街坊鄰居。”飯店老板聞紅祥說:“經過一個多月的經營,飯店平均每天用餐的老人有50-60人,尤其到中午最忙時,打飯用餐都要排隊,人氣堪比周末、節假日。”

今年6月24日,該飯店正式推出了老年助餐業務,凡本區60歲以上老年人,憑社區發放的就餐卡即可來店消費,並享受一定的餐費優惠,“通過開辟老年助餐點,一來改善了飯店經營狀況,二來能為社區老人解決生活困難,三來為飯店聚攏了人氣,如此一舉多得的好事,我們對此熱烈歡迎。”聞紅祥笑著說。

其實,依托餐飲“老字號”開展助餐服務,是蚌山區民政局的創新舉措之一,而參與合作的商家除了“喜福樓”,還有“同源茂”“天河湖”等優質餐飲企業。“蚌山區有較為集中的‘老字號’餐飲企業,通過引入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可以發揮其優勢,相比重新增位設點,具有非常多的優勢。實踐証明,該項舉措既提升了助餐服務水平,又有效節約了成本,更助推了品牌影響力,實現了雙方的合作共贏。”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老字號”喜福樓老年助餐點每天提供的菜品多達十幾樣,深受老人們歡迎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群體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自2021年實施“助餐工程”以來,市民政局把老年助餐服務作為“暖民心”行動的重要舉措,並從優化布局、擴大供給、提升質量、創新服務上持續推進。

為了讓老年人吃得上、吃得好,市民政局要求助餐點要按照城市社區10分鐘就餐圈,農村優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點,並依托社區配建養老服務用房、街道(鄉鎮)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村)養老服務站等設施資源,推出一批標准化的老年食堂、助餐點。同時,所有助餐機構必須具備食品、衛生資質,定期更新科學化的食譜,並發揮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社區社會組織、志願服務組織作用等,探索新的“移動型”助餐服務,讓老年人能在家門口吃得方便、吃得放心。

針對助餐點的資金保障,市民政局鼓勵通過“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志願做一點”的多方支持方式,建立多元籌資渠道,既要根據老年人經濟困難程度、年齡等情況給予一定就餐補助,還要對各地食堂、助餐點提供一定建設、運營補貼支持,構建完善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促進該政策能夠行之有效、落到實處。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社區老年食堂和助餐點107個,其中新建和改造52個、依托餐飲企業設立老年餐桌30個、依托養老機構或單位食堂對外開放等其他形式25個﹔農村老年食堂和助餐點97個,其中依托養老服務三級中心改造31個、依托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內設食堂對外開放66個。

“老年助餐服務,是市委、市政府部署推進的一項暖民心實事,我們將積極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會同各相關部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爭取今年年底,實現每個街道(鄉鎮)不少於1個老年食堂,城市社區不少於1個老年助餐點的目標,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劉雪潔說。(蚌埠新聞網記者 賈鐵成 文/圖)

(責編:黃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