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貢獻“安徽力量”(權威訪談)
——訪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
《人民日報》( 2021年11月16日 第 07 版)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2020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開啟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的“加速度”。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如何展現“安徽作為”、發揮“安徽力量”?近日,記者專訪了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
記者: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3年來,安徽在落實這一重大戰略上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鄭柵潔: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兩個大局”、塑造競爭新優勢,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3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安徽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攜手推動規劃實施,落實重點協同事項,完善合作發展機制,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是創新共建實現新突破。合肥、上海張江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加快推進,大科學裝置共建共享,牽頭成立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和G60科創走廊5個產業聯盟,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二是協調共進形成新格局。基礎設施加速互聯互通,商合杭、杭黃等高鐵建成運營,5條省際斷頭路全面貫通,華東特高壓交流環網加快建設,市市通高鐵全面實現。中新蘇滁高新區、張江蕭縣高科技園等合作園區提檔升級,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扎實推進。
三是綠色共保取得新進展。在省際毗鄰地區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標准、監測、執法“三統一”,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聯合做好長江“十年禁漁”合作備忘錄》。今年1至9月,安徽境內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比例90.6%、新安江流域水質優良比例保持100%。
四是開放共贏邁出新步伐。馬鋼與寶武戰略重組,整合組建省港航集團並納入上海組合港。復制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經驗,推出包括212項賦權事項的安徽自貿試驗區特別清單,合肥、蕪湖、蚌埠片區與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金華片區開展戰略合作。連續3年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
五是民生共享有了新提升。與滬蘇浙實現醫保“一卡通”、健康碼“一網通”和10個城市地鐵“一碼通”,與復旦大學共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119項高頻事項實現長三角“一網通辦”。同時,還建立多層次干部交流機制,今年以來全省已選派623名干部到滬蘇浙跟班學習。
記者:去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就更好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提出具體要求。安徽如何融入國家戰略、找准目標定位,在一體化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鄭柵潔:安徽區位優勢明顯,具有連接滬蘇浙、輻射中西部“兩個扇面”的功能。最近,我們召開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了今后5年的目標任務,其中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擺在全省大局的突出位置。我們將主動靠上去,積極融進去,拉高標杆、揚長補短,隻爭朝夕、埋頭苦干,堅持不懈提質、擴量、增效,與滬蘇浙構建緊密型、互補型合作關系,加快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百姓富的現代化美好安徽。
一是突出“提質”,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與先發地區相比,安徽產業結構偏重,附加值偏低,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還不高,2020年一產比重為8.2%,比蘇浙分別高3.8、4.9個百分點﹔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28%,比滬蘇浙分別低1.88、0.65、0.6個百分點。我們要在一體化中集聚要素、配置資源、優化布局,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緊密融合,加快生產高端化、產品高端化、產業鏈高端化,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二是突出“擴量”,推動綜合實力做強做大。目前,安徽GDP僅為江蘇的37.7%、浙江的59.9%,人均GDP差距更大﹔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安徽僅7個,比蘇浙分別少18個、10個。我們要增強慢進是退、不進更是退的緊迫感,在高質量發展中做大經濟體量,加快建設制造強省,持續縮小地區、城鄉、收入三大差距,不斷夯實促進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三是突出“增效”,推動發展方式集約集聚。去年,安徽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1.24噸標煤/萬元,比蘇浙分別高0.34、0.4噸標煤/萬元﹔各類開發區綜合畝均稅收11萬元,畝均投資強度63.4萬元。我們要發揮“畝均論英雄”改革的牽引性作用,大力承接投入產出效益高的優質企業和行業,深入開展閑置建設用地、工業低效土地“全域治理”,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交出效率變革、效益提升的高分答卷。
記者:安徽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如何發揮優勢、鍛造長板?
鄭柵潔: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我們將立足自身實際,借勢借力、鍛造長板,為打造“一極三區一高地”作出安徽貢獻。
一是增強策源能力,鍛造安徽科技創新的長板。我們將堅持“四個面向”,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G60科創走廊,在量子、芯片、新材料等領域形成更多原創性成果。特別是針對有的科技成果“牆內開花牆外香”等薄弱環節,我們將以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突破“研發—成果轉移轉化—中試—產業化”的瓶頸,助力企業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裡”。
二是夯實產業根基,鍛造安徽制造業的長板。安徽制造業增加值、數字經濟增加值均超萬億元,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9戶、居全國第八位。我們將堅持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構建“頭部企業+中小企業”生態圈,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為此,省裡提出,今后5年制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左右,形成一批千億級乃至萬億級產業。同時,我們還將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行動計劃,引導企業主動參與長三角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分工合作,促進長三角制造業有更強的國際話語權。
三是厚植生態底色,鍛造安徽綠色發展的長板。我們將以“雙碳”倒逼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結構優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推進長三角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大力推進長江、淮河、巢湖等重點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協同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守護長三角生態屏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