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瑤海:樹立合肥中心城區建設新標杆

【查看原圖】

以產業立區,讓新城迸發新活力,以高標建設,讓老城煥發新魅力。處於長三角一體化、全國老工業搬遷改造試點區、合肥東部新中心規劃建設三重發展機遇疊加期的合肥市瑤海區,正按照“樹立合肥中心城區建設新標杆”的要求,破解城市建設難題、搶抓轉型發展機遇,區域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城市顏值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瑤海夜景。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更快:立體交通體系日臻完善

路網建設讓瑤海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愈加完善……合肥市掀起“大建設”熱潮以來,尤其是“十三五”期間,瑤海區始終把“大建設”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基礎設施建設、舊城改造、環境治理等方面齊頭並進,一方面造福百姓民生,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動力和活力。

正在建設的郎溪路快速化改造項目北至明皇路南至裕溪路,為合肥市2021年大建設重點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全長約4.7公裡,道路紅線寬60米,全段採用高架橋形式,沿線經過大興鎮、龍崗、紅光、城東、七裡站。該項目計劃2022年12月竣工。項目建設完成后,將進一步完善瑤海區“一環兩橫兩縱”快速路網,構建合肥市重要的南北向城市通道。

每一個曾經來合肥的人都有一段關於合肥站的記憶,這緣於瑤海是原來合肥主城的交通樞紐,如今這一功能仍然在增強。合肥軌道交通一號線、二號線、三號線開通,正在建設的四號線、規劃建設的六號線也將通過合肥東部城區,瑤海是目前合肥軌道交通最為密集的地方。地鐵經濟帶也逐步在形成。

全力破解出行難題,推進以地鐵、高架、主次干道為重點的城市立體交通建設,讓合肥東部城區越來越快、越來越現代化。上海路跨南淝河,廣德路正在跨越南淝河,龍崗路、大眾路也將跟上。長江東路、上海路等67個市級重點項目進展順利,鳳陽東路、戚繼光路等113條支路建成通車,“一環兩橫兩縱”快速路網、“五橫八縱”主干路網基本成型。

濱河公園。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更美:生態優先加快城市更新

依托南淝河漫長河岸線建成的濱河公園綠草茵茵、碧水繞城,讓周邊居民詩意棲居。未來,從這裡向東,將規劃為真正的合肥東部新中心青年港灣:兩岸是構筑城市新天際線的CBD,中間是寬達400米的湖面,合肥東部新中心核心區將成合肥新的城市地標。水資源豐富是瑤海的天然優勢,其境內共有四條城市內河:南淝河、二十埠河、板橋河、小板橋河,豐富的水系為打造城市綠帶提供了天然條件。

過去五年,瑤海突出生態優先,環境面貌持續改善。實施水質提升、河道整治等水環境治理項目34個,排查市政管網432公裡,新建雨污管網24公裡,河流水質不斷改善。實施綠化“擴面、補缺、提質、創新”工程,完成園林綠化項目66個,新建街頭游園、花境130處,新增綠地289萬平方米。青年創意田園(一期)建成開放,合肥東部新中心綠意鋪展。

過去五年,全區累計完成征遷634萬平方米,建成18個復建點項目、260.29萬平方米,惠及群眾2.09萬戶、6.27萬人,整治提升83個老舊小區、34條小街巷。在老城更新、韻味散發的同時,一批造型設計風格獨特的公共服務項目不僅提高瑤海的城市承載力,更提升城區顏值:合肥一中東校區、合肥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合肥市博物館、合肥市兒童醫院均在規劃上注重功能與顏值的同時體現,老城區正在煥發新活力,也煥發新魅力。

瑤海圖書城。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更高:樹立中心城區建設標杆

“十四五”已經到來,瑤海邁入轉型發展的加速期,進入“全面發力、快速提升”的新階段。作為合肥市重點建設發展的中心城區,高標准規劃、高水平建設成為瑤海大建設的第一要求。

“十四五”時期,瑤海區按照中心城區定位,全力打造最具特色、充滿活力的合肥東部新中心。瑤海將做好生態環境修復,完成馬(合)鋼、氯鹼化工、老合鋼3個地塊污染土壤治理,建成核心區雙“π”水系、南淝河青年港灣等城市景觀。全面完成合肥東部新中心瑤海范圍內的舊改工作,基本完成城市更新。工業文明長廊建設全面實施,完成高爐區防腐除鏽和活化利用工程,國家工業遺址公園建成並對外開放。

未來五年,瑤海區將實施舊城改造“攻堅清零”行動,全面攻堅城中村、棚戶區改造任務,堅持成片開發的理念,統籌“拆、建、安、管”一體實施,拆出空間,建成標杆,安出 民心,管出水平。

而作為合肥的主城區和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老城區,瑤海也明確提出了在老城更新過程中,注重發掘歷史文化內涵,完善商業配套,打造更多像合肥站、長江180藝術街區、銀屏街、戴安橋巷等有品位有故事的城市風貌,讓老城區既有“歷史味”,又有“時尚感”,更有“煙火氣”。(解琛 關堂所)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1年06月29日09:34
分享到:
(責編:黃艷、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