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鴨子”現身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

【查看原圖】

棉鳧現身巢湖濕地。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供圖

6月19日上午,有鳥類愛好者在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首次觀察到瀕危水鳥棉鳧。

據了解,棉鳧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雁鴨類,頭圓、腳短,其喙很像鵝的喙,成鳥體長約30厘米左右,體重不足200克。因其遠遠看上去像一團棉球,故得名“棉鳧”。

棉鳧喜愛在開闊的水域活動,主要吃植物種子及蔬菜,尤其是睡蓮科植物,也吃昆虫、甲殼類等,在樹洞中筑巢。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四川中部至西南部、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南至雲南南部、海南島以及廣東和廣西。

在濕地水面飛行的棉鳧。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供圖

棉鳧因其數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稀有等級和國家林業局《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據資料顯示,1990年國際水禽局在中國僅觀測到棉鳧123隻,據稱它在我國曾消失近50年。

棉鳧現身巢湖濕地,表明巢湖濕地生態環境優良,有利於珍稀水禽棲息繁衍。

當日,在濕地公園水域,還陸續觀察到黑翅長腳鷸、斑嘴鴨、水雉、黑水雞、大白鷺、蒼鷺、夜鷺、池鷺、須浮鷗等水鳥。(錢茂鬆)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1年06月25日15:21
分享到:
(責編:黃艷、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