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梅湯路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安徽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人民網合肥5月24日電(楊賽君)人民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在交通運輸部近日公布的2020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名單中,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X324梅湯路以總分第一名入選。這是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丁家橋鎮小嶺路榮獲2019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之后,安徽省再次上榜。
安徽在全國范圍內,連續兩年高票上榜“十大最美農村路”,展現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安徽的生動實踐。
涇縣丁家橋鎮小嶺路。安徽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連續兩年上榜全國“十大最美農村公路”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小嶺路起點位於丁家橋鎮李園村花石組,接206省道,終於丁家橋鎮小嶺村,長6.1公裡,為四級公路技術標准。路基寬7米,瀝青混凝土路面寬6米,是丁家橋鎮小嶺村主干道。
小嶺是中國宣紙發祥地,幾乎全村人口都從事宣紙技藝相關工作,宣紙書畫紙成為了小嶺村的主導產業。2009年以來,隨著網絡購物平台的興起,村裡的年輕人也相繼投身於電商銷售的熱潮之中。物流快遞的班車在小嶺路上絡繹不絕,將小嶺村的宣紙等產品帶到全國各地乃至行銷海外。
小嶺路不僅是連接小嶺村重要的出口公路,也是一條旅游公路。漫山遍野的杜鵑,滿目蔥蘢的青檀,高聳如雲的鬆樹映入眼帘,給人帶來視覺的盛宴。道路兩邊更有九華古道、曹大山廣場、古檀山庄、古槽遺址等旅游景點,吸引了眾多游客來尋古探幽。
2020年,小嶺路成功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作為“最具財氣的路”上榜。小嶺路不僅打通了檀林深處的小嶺村,為小嶺村帶來了旅游發展的契機,也作為一條“宣紙淘寶路”,讓小嶺的宣紙遠銷全國,甚至出口至日韓等國,帶動了小嶺宣紙產業的發展,讓貧困戶的農林產業,如檀皮、茶葉等可以便捷運輸銷售,為電商產業提供了基礎設施支持,讓村民發家致富,成為了小嶺村名副其實的“聚財路”。
六安市金寨縣X324梅湯路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安徽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六安市金寨縣X324梅湯路位於金寨縣東中部地區的鄉際連接線。X324梅湯路油坊店至槐樹灣段,系2017年縣級暢通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經油坊店鄉上坳、西蓮村至槐樹灣鄉板堰村,全長25公裡,路基寬7米,路面寬6米。
曲折盤旋、繞山而上的梅湯路伴隨著脫貧攻堅的春風,在大別山腹地的蓮花峰上實現了由“羊腸小道”到“康庄大道”的華麗嬗變。
西蓮村一度是國家重點貧困村,193戶、67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鄉親們曾經過著“交通靠走,通信靠吼,取暖靠抖,治安靠狗”的窮苦日子。現如今,西蓮村依山傍水,以路為媒,依托X324油槐路“中國紅嶺公路”最險最美路段,立足高寒山區自然資源保護和良好生態后發優勢,獨辟蹊徑地走出了一條主打休閑旅游、帶動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六安市金寨縣X324梅湯路。安徽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推進“四好農村路” 助力鄉村振興
農村公路是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提供服務最普遍、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
安徽何以兩次上榜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安徽堅持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有機結合,緊抓地域、資源優勢,強化措施,強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突飛猛進。
據介紹,安徽高規格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成立了以省委書記、省長為組長的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領導小組,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從建、管、護、運營等方面,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
宣城市涇縣丁家橋鎮小嶺路。安徽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建好農村路,“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建設農村公路12.7萬公裡,佔全國建設總規模的1/10,全省超過97%的2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硬化路通達,基本實現“組組通”。
管好農村路,安徽構建了全省縣、鄉、村三級“路長制”組織體系,全面推廣鄉村道路專管員制度,推進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治理。
護好農村路,安徽大幅提升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補助標准,推進養護市場化專業化標准化,健全農村公路災毀應急響應機制。
宣城市涇縣丁家橋鎮小嶺路入選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安徽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運營好農村路,安徽全省鄉鎮和建制村全部實現通客車,縣城20公裡范圍內的城鄉客運公交化運行率達到50%以上,基本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
“四好農村路”的安徽實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基礎支撐。一條條農村公路就像毛細血管,為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帶去了人氣、財氣、福氣,讓江淮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