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在蜀道上的安徽電力運輸隊

【查看原圖】

穿隧道、跨雅礱江、翻小高山、過鄉鎮,從西昌南站貨場到大涼山腹地的鹽源,一路向西,他們將跋山涉水139公裡、歷經5天4夜,將一台高端換流變壓器安全運抵雅中±800千伏特高壓換流站。3月10日上午13時,來自國網安徽電力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的運輸車隊順利通過G348國道上海拔3188米的小高山山頂。

2021年3月10日,雅中±800千伏特高壓換流站變壓器運輸車隊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小高山的道路上行進。安徽電力供圖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此次運輸途經的G348國道,是西昌至鹽源的唯一的交通要道,坡陡伴急彎、鐵騎繞羊腸。139千米的路程,開車一般隻需要3個小時左右。但這段路對長達70米、總重約500噸的運輸車組來說,處處充滿挑戰。

變壓器是換流站的“心臟”,是電網輸送電的關鍵設備。雅中換流站作為國家新基建重大工程——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重要項目,僅一台高端換流變壓器就重達340噸,足足有13米長、近5米高,是個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2021年3月8日,雅中±800千伏特高壓換流站變壓器運輸車隊經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的金河大橋。安徽電力供圖

今年農歷正月十三,該公司負責的首台高端換流變正式啟運,運輸工作戰線上的老兵田壘就始終與年輕人坐鎮堅守在運輸一線。明年即將退休的他感觸地說:“大件運輸是一項復雜龐大、安全風險極高的工程,這次運輸每天有效的運輸時間7個小時左右,幾乎每天都在打時間差,不僅要與道路施工、社會交通、道路塌方、政府交通管制等打時間差,運輸過程必須爭分奪秒,否則機會就一閃而過。”

雅中換流站變壓器塊頭大、運距長、路況差,被稱作是國內目前運輸條件最復雜、難度最大的電力大件運輸項目。該公司大件運輸項目部副經理金晨介紹,這次運輸採用3縱列15軸線、180個車輪的液壓平板車作為運載工具,4台600匹馬力、八輪驅動的牽引車配合,平均時速隻有5千米﹔整個車隊價值近億元。

2021年3月8日,雅中±800千伏特高壓換流站變壓器運輸車隊途經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的雅礱江。安徽電力供圖

此次大件運輸,讓隊員們最頭疼的就是翻越小高山,最大縱向坡度9.6%,最大橫向坡度7.9%,轉彎半徑非常小,稍不注意,車輪就會掉進溝裡。同時,連續性急彎極易造成車輛失衡、側翻,后果不堪設想。3月9日16時許,運輸車隊開始翻越小高山,4台牽引車猶如特種兵,默契配合,平板操作手提前預判,精准操作,保障液壓平板車的平穩行進。項目部總工王國寶介紹,換流變壓器的重心較高,在橫坡較大的轉彎處,液壓平板需要保持較高的水平度,因此車組拐彎、上下坡時,每個人的心都懸著,隻有慢,才是制勝關鍵。

3月10日9時,當車隊順利到達海拔3188米的山頂時,協助指揮交通的地方交警同志都有些不敢相信:“這種路況,都能把這個龐然大物拉上去,真是個奇跡。”此時,從去年5月份起就一直駐守在現場的王國寶也長舒了一口氣,深有感觸地說:“像這樣在山路運輸電力大件,不僅要憑著過硬的技術,還有在關鍵時刻一定要冷靜,全體參與人員要服從統一指揮。”

一直在路上,是所有電力大件運輸工作人員的心聲。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扛住了辛苦、耐得住寂寞。參加工作不久的“90后”大學生曹波第一次離家千裡,跟隊運輸特高壓設備大件,感觸地說:“在蜀道上干運輸太難了!但通過親歷親為,一台台變壓器安全運抵變電站后,心裡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雖然他那稚嫩的臉龐被晒得黝黑,但嘴角上始終挂著微笑。

2021年3月9日,雅中±800千伏特高壓換流站變壓器運輸車隊在G348國道的運輸途中。安徽電力供圖

“再難也要干,不能影響雅中換流站的建設進度。”田壘介紹,G348國道車流量大,而大件運輸車組超寬超長、行駛速度緩慢。為保障大件運輸順利進行,當地交警、路政部門聯合實行分段封閉交通管制,為減少社會交通壓力,大件運輸車組每1至2個小時在會車點讓行社會車輛,保証道路安全暢通。

通過鹽源縣城,離目的地雅中換流站6公裡左右的“九道拐”,有一段全是連續U形彎道,俗稱胳膊肘彎。車隊緩慢行進,覆蓋在變壓器頂部、印有“國網安徽電力”字樣的巨型條幅格外醒目。

雅中特高壓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四川建設的第四條水電外送通道,工程計劃2021年6月部分投運、2021年底全面竣工,屆時四川電網將新增跨省外送能力800萬千瓦、年外送電量400億千瓦時。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此次主要承擔±800千伏雅中換流站14台低、高端換流變壓器的運輸任務,當前正值高端換流變運輸高峰期,按計劃將在4月份全部完成。(鄭賢列)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1年03月12日09:13
分享到:
(責編:范曉琳、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