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宣州區:蟹上做文章 干出新名堂

【查看原圖】

俯瞰水陽鎮的養殖蟹田。張俊 攝

連日雨后,三面環水的水陽鎮新珠村,平添了幾分寒意。

新珠村屬於典型的圩區村,處在金寶圩的圩心,過去依賴傳統作物的水域,如今經過產業調整后,成了當地村民發家致富的蟹苗養殖基地,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水塘,與整個村庄渾然一體。

王雙生(右)把蟹苗捕撈上來,然后進行篩選,挑出長不大的“小老蟹”。張俊 攝

投料、分揀、巡塘……養殖基地裡,村民王雙生動作輕巧熟練,“以前隻曉得種家裡的幾畝地,收成好壞要看天,辛苦不說,掙錢還不多﹔現在合作社養蟹苗,收入比原先高多了。”

水陽鎮一處生態養蟹基地。張俊 攝

這些年,自從路修進了村,新珠村依托豐富的水域資源,發展幼蟹培育、成蟹養殖等多元業態,帶動村民就地就業,昔日的圩心村如今生機勃勃。

水陽鎮,由水陽江和裘公河環抱而成,鎮內河網密布,優越的水域資源,造就了這裡的獨特的水產養殖。目前,該鎮養殖水域面積12萬畝,其中,幼蟹培育4萬畝、成蟹養殖3萬畝。

養蟹是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的支柱產業。張俊 攝

雖然還未到蟹苗上市季節,但隨著日子的臨近,王雙生這陣子愈發忙碌,悉心照料的蟹苗,眼看著再過十來天,就可以批量投放市場了。

今年59歲的王雙生,是宣城金新水產苗種專業合作社的一名社員,如今,除了在合作社幫忙打理,自家的10畝水塘,也全部養殖蟹苗。“合作社上班一個月4000元,自家塘口一年下來也有5萬元,總計10萬元的年收入,不成問題。”說這話的時候,皮膚黝黑的王雙生止不住地樂呵。

蟹苗差不多指甲蓋大小,也被稱為“扣蟹”。張俊 攝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作為中國幼蟹養殖第一鎮,全國市場的八分之一蟹苗出自水陽,這也就意味著,每年到了“秋風起,蟹腳痒”的季節,全國各地都有可能嘗到來自水陽的螃蟹。

“你們看,今年的螃蟹品質尤其好……”位於水陽鎮的江陽家庭農場裡,程年兵一個勁地給記者展示自家養殖的螃蟹,“自從上市以來,平均每天出貨都在6000斤左右,照這個走量,還能再賣上半個月。”

走進江陽家庭農場的螃蟹淨養池,86個池子依次排開,旁邊就是20畝螃蟹生態養殖示范區。

水陽鎮蟹苗。張俊 攝

“淨養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說白了就是提高螃蟹的品質,淨養一周后就能直接發貨。”程年兵告訴記者,自家螃蟹的主要市場在昆山、廣州、合肥等地,基本頭天晚上收到訂單,次日一早就能發貨,當天即可送達餐桌。上市至今,江陽家庭農場的螃蟹銷售額已達到了1200余萬元。(汪瑞華 張俊)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0年12月07日09:01
分享到:
(責編:關飛、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