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20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在濱湖會展中心開幕。圖為展會現場。 本報記者 范柏文 攝
10月16日,在2020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現場,合肥展區的工作人員在展示特色美食。 本報記者 范柏文 攝
展示展銷農產品2.6萬多種,較上年增加千余種
——堅持“優質皖貨”的高標准,交易會打響了品牌,“逛農展”成為市民保留節目
舌尖好味道,最撫凡人心。
10月18日,合肥農交會落幕。3天展會,採購的市民絡繹不絕,大家都知道,這裡的農產品最全、最正宗。
“超出預期!”展會第一天,在池州展區,池州裕豐農業公司負責人孫煜豐告訴記者,連續幾年參展,他的九華黃精已積累一批固定客戶,今年第一天銷售額就近萬元。
來自蕭縣的馬新影,在當地經營羊肉企業,主要銷售地理標志產品“蕭縣白山羊”,這是第一次來參展,帶來了各類速凍鮮食羊肉。“產品帶少了,第二天上午就賣光了。好多顧客留了地址,回去再寄。”馬新影說,下一屆還要來,多帶產品多做宣傳。
今年農交會展示展銷農產品2.6萬多種,較上年增加千余種。吸引了8萬多名群眾和1.5萬余名專業觀眾到會參觀、購物,現場銷售額達近億元。
購物手段異常發達的今天,為何市民們還是熱衷於逛農交會?“農交會高度重視展品質量和品牌建設,16個市參展產品都是品牌產品、具有地方特色、體現名優特新。”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華介紹,從第一屆就把產品門檻定的很高,以滿足人們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今年參展的產品,“三品一標”產品佔71%。經過12年連續舉辦,農交會打響了品牌,贏得了口碑、獲得了認可。
名優特新產品繁多,背后則是安徽現代農業的發展。持續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安徽農業生產日益把綠色、高效、優質作為首要導向。去年全省新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1390個,全省總數達到7262個。作為我省規模最大、范圍最廣、陣容最強的農業盛會,合肥農交會的定位之一就是農業產業化發展成果的“閱兵式”。
“安徽優質的農副產品在拼多多上非常受歡迎。目前,拼多多在售的安徽特色農產品和農副產品共有碭山酥梨、黃山燒餅、符離集燒雞等50余種。”前來參會的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表示,無論是在售農副產品的種類,還是銷量,安徽在全國范圍內都名列前茅。
丹桂飄香,碩果累累。當一場盛會落幕,除了沉甸甸的數字,我們還可以收獲更多。在如潮的採購人群背后,更應該看到現代農業發展的清晰脈絡和方向。這告訴我們,農業產業化要“再提速”,企業就要“換擋”,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瞄准需求升級趨勢搞生產。
大會簽訂農業招商引資項目778個,總投資額1617億元
——源源不斷的項目在安徽落地發展,農交會成為匯聚要素、促進交流合作的大平台
盤點交易會的成果,有組數據耐人尋味。
今年,參展農業經營主體、採購商、金融機構、科研機構有6000多家,比上年增加近千家﹔採購商、電子商務經銷商近千人,較上年增加400多人。
與去年相比,今年交易會有疫情不利影響,但客商熱情高漲,充分表明這場交易會的巨大吸引力。
交易會舉辦的銀企對接會上,宿州、馬鞍山、銅陵、池州四市政府,同時與螞蟻集團旗下的網商銀行簽署數字普惠金融合作協議。“我們看好與安徽的合作前景,與安徽在農村金融領域的合作在不斷加深。”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第一屆農交會僅國內10多個省份、周邊日韓等少數幾個國家參展參會。”王華回顧,到本屆交易會全國各省區市均組織企業參展參會,一批大型金融、電子商務平台公司及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負責人參會。馬裡駐華大使,韓國、斯裡蘭卡駐滬總領事,瑞士、埃塞俄比亞副總領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使領館官員出席,俄羅斯、法國、美國、澳大利亞、越南、蒙古、馬其頓、新加坡、印尼等20個國家及香港地區在我省投資的25家企業和28家台資企業參展,合肥農交會已走出國門、唱響世界。
“農交會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功能越來越完善、作用越來越大、影響力越來越強,已經成為引領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風向標、展示農業產業化成果的大展台、匯聚產業要素促進農業交流合作的大平台。”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高度贊揚。
從最初的農產品展示展銷,到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合作、要素對接、業界高層人士論壇以及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新裝備的展示,合肥農交會之變,折射出安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成效。
合肥農交會還是一個合作平台。源源不斷的項目落地,成為推動安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強勁動力。本屆交易會簽訂農業招商引資項目778個,總投資額1617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5個,較上年增加14個。
10月16日上午,交易會60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486.2億元。“項目種類較多,涉及畜禽養殖、農產品精深加工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畜禽養殖廢棄物及秸稈綜合利用、農產品物流和電子商務、農業科研等多個方面。”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楊亞明介紹。
這表明安徽的區位優勢、產業政策、營商環境越來越被廣大企業家看好。而經過10多年的持續舉辦,越來越多的項目通過這個平台,在安徽順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蓬勃發展,也証明了安徽是個投資興業的好地方。
“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這正是廣大客商青睞這台展會的原因。
“安徽農交會京東網上展銷會”正式上線,2000多家商戶已入駐
——跟隨時代腳步,擁抱新的生產要素,拓展更大空間,讓交易會常辦常新
農交會幾乎所有重要活動,除了現場舉行外,網絡上也同步在進行。“線上線下的高效聯動,是本屆交易會的一大突出特點。”楊亞明表示。
以大會集中簽約為例,交易會探索網絡化會展簽約模式,開展“雲會展,雲簽約”,其中阜陽市台樹酒業公司與澳大利亞溪谷風有限公司的項目合作進行跨洋雲上簽約。
在現場,組委會聯合拼多多首次以直播的方式把農交會搬到了線上,吸引了73萬網友一邊“逛展”,一邊拼單。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等多位領導也先后做客直播間,為網友推介“家鄉好貨”。8個縣區開展大型融媒體推廣活動——“助農向前沖”直播秀,由縣區負責同志、知名主持人、網紅大咖等直播帶貨。
10月15日,“安徽農交會京東網上展銷會”正式上線。這是全國首個依托大型電商平台,將線下展品集中在線上展示展銷的展會,目前已有2000多家商戶入駐。通過“現場看、網上買”,常年經營,真正實現“永不落幕的農交會”。
更接地氣、緊跟時代潮流、與消費者更加貼近,這些都為交易會的發展拓展了新的更大空間。
近年來,我省農業“觸網”已成常態。“今年碭山縣、潛山市、樅陽縣、渦陽縣、颍上縣等縣市領導在拼多多上直播,介紹家鄉的名優農產品,每一場都取得幾十、上百萬的觀看成績,帶動訂單量成倍增長,其中碭山直播一天就賣出了27000多單,將近14萬斤酥梨。”狄拉克表示,不少安徽農特產品通過拼多多進入長三角地區,希望繼續與安徽推動農業農村產品電子商務轉型發展,實現優質農產品與新型營銷方式的有機融合。
跟緊社會發展腳步,不斷引入新的生產要素,進一步提高展會質量,合肥農交會一定能成為全國同類展會中規模最大、品種最全、影響最廣、服務一流的農業產業化交易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