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碭山:從植樹斗沙到梨園賽馬

【查看原圖】

9月20日,當騎手丈嘎爾·巴合提,騎著愛馬一躍拿下120公裡個人賽冠軍時,這項落戶“梨都”碭山的全國首屆馬術耐力錦標賽,除了給他帶去一份榮譽,也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份歸屬感。

原來,作為一個皖北縣城,這已經是碭山2017年以來舉辦的第8場高規格的馬術耐力賽。賽事的連續舉辦,不僅為國內外騎手提供了同場競技的賽場,也為更多年輕騎手提供了磨煉技巧、積累經驗甚至創造歷史的舞台,更為帶動當地體育休閑產業發展提供了載體。

2020中國馬術耐力競標賽開賽現場。陳若天攝

生態環境

變“先天缺陷”為“后發優勢”

碭山,位於皖蘇魯豫四省交界,素有“中原唇齒、南北要沖”之稱。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已經74歲高齡的碭山縣民俗學會會長黃世東,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他回憶稱:“黃河流經碭山700多年,孕育了這裡的黃河文化,也裹挾大量的黃土高原泥沙在這裡囤積。”

在過去,“風起漫天沙,張嘴沙打牙”是對碭山的真實寫照,一到春季風起,家家戶戶面缸上都是一層厚厚的泥沙,正因為此,這裡曾被戲稱為安徽的“西伯利亞”。

700多公裡的黃河故道,流經蘭考、商丘、虞城、宿遷和安徽碭山,在碭山境內長達46.6公裡。由於長期的泥沙囤積,不僅讓這裡的故道形成懸河,還留下來大片的鹽鹼地,幾乎是寸草不生。

改變源於上世紀50年代當地百姓開始興種梨樹。

通過養土培植,碭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飛沙蔽日、貧瘠荒涼的“不毛之地”,如今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成為果農增收致富的“樂土”,不僅改變了農民生活水平,也改善了碭山的生態環境。

如今,碭山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境內擁有66000余公頃連片果園,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每到清明前后,滿園的雪白梨花,成就了這裡“世界梨都”的美譽,也讓“走馬觀花”變成了“跑馬賞花”。

每年到了4月份,碭山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景。張俊攝

宿州市政協副主席、碭山縣委書記王廣敏介紹,馬術耐力賽是碭山目前所有體育賽事中,與當地生態環境和近百萬畝果園銜接最好的一項賽事,依托百裡黃河故道,馬術耐力賽也是對現有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在他看來,當選手騎著良馬穿越梨園,本身就是碭山旅游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近年來,碭山依托一年一度的梨花節和採梨節,大力發展“休閑運動+生態旅游”產業,延伸拓展康體養老、攝影寫生、休閑運動、房車露營、音樂帳篷等新興業態,為碭山發展提升了名氣、帶來了人氣、匯聚了財氣。

馬背文化

馬術賽讓這裡“烽煙再起”

“黃河故道以北10公裡,至今有個馬良集鎮。”說起碭山的歷史,碭山縣民俗學會會長黃世東娓娓道來,早從明清開始,馬良集每年都會定期有草台班子和雜技班子過來這裡“跑馬賣戲”,自然少不了馬匹的交易和馬術的展示,也曾讓這裡成為中原地區最負盛名的馬匹交易地。

安徽並不是一個馬術水平發達的省份,碭山更不是,除了長期生活在碭山的人知道有個馬良集,鮮有人了解這層碭山與馬的淵源。

多少年的歷史積澱,讓碭山的馬背文化留了下來。

從2017年開始,結合每年的梨花節和採梨節,碭山縣不斷挖掘馬背文化,以馬術耐力賽為依托,先后舉辦了障礙、繞桶、城市馭馬巡游以及馬背情景劇等,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馬術。

在去年舉辦的三星級馬術耐力賽上,身為中國馬術協會競賽部部長的孫立生就坦言,“最開始對賽事的舉辦確有擔心,不怕沒有觀眾,而是賽道條件。但連續幾屆下來,比賽的反饋打消了此前的顧慮。”

2020中國馬術耐力競標賽開賽現場。李希蒙攝

孫立生最欣喜的,其實是賽事推動了馬術運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騎手和馬匹願意來碭山參賽就是最好的佐証。剛剛結束的2020中國馬術耐力錦標賽,就吸引了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170多對人馬組合前來參賽。

三年過去,當馬術產業人士再次回味起這項賽事時,大多數人給予了肯定的評價。馬術耐力賽給碭山帶來的變化,王廣敏也是看在眼裡,“通過賽事的舉辦,首先讓老百姓知道馬術這項運動,其次用體育賽事的方式來豐富百姓業余生活。”

每到比賽日,當地就跟過節一樣,參與的百姓越來越多。8屆賽事期間,觀賽人數累計超過50萬人次。

孫立生認為,三四年時間對一項賽事來說,其實只是剛剛起步,但是碭山馬術發展之迅速,在他看來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去年把國內首場三星級賽放在碭山,今年又把全國首屆官方舉辦的馬術耐力錦標賽放在碭山,除了看重當地政府的支持,還看重了辦賽的規范程度。

事實証明,馬術耐力賽的連續揚鞭,不僅為老百姓搭建了一個接觸馬術的途徑和窗口,也吸引了國內外騎手踴躍參與,更激發了普通民眾對馬術運動的極大興趣。

碭山越來越有國際范,圖為2017年安徽碭山國際馬術耐力賽期間,國外騎手穿梨園而過。李艷龍攝

國際范兒

打造“馬術勝地”名片

馬術耐力賽對於碭山來說,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低到高,蹄疾步穩,一步一個腳印,一場一場提升。

早在2017年,馬術耐力賽對於碭山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項目。但三年后的今天,這項賽事已經為越來越多當地人所熟識,賽事規格也從最開始的達標賽,向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不斷升級。

毋庸置疑,在國際馬聯、亞馬聯和中國馬協的指導下,碭山馬術耐力賽流程更加專業,賽事運作更加規范,賽事服務更加優化,國際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僅去年舉辦的三星級馬術耐力賽,就有來自美國、瑞士、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十幾個國家的騎手參賽。

提到酥梨,人們會想到碭山,也會想到電商,因為碭山有一張“世界梨都”的名片享譽全國。近年來,通過馬術耐力賽的連續舉辦,更是讓碭山走向了世界,使碭山這個中國腹地小城更具影響力、也更具國際范兒。

近年來,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碭山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大力實施“全域旅游+體育”工程,以休閑運動和生態旅游為主線,打造特色旅游、特色體育旅游產業名片。其中,馬術耐力賽已經成為安徽省體育產業規劃中的品牌賽事。

王廣敏介紹,馬術耐力賽是體育賽事與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目前以賽事吸引各國騎手的目光,只是提高了碭山的知曉度,但從長遠來看,十分看好優秀的馬業資源落戶碭山。

據他介紹,未來除了耐力賽之外,碭山還將舉辦觀賞性極強的速度賽、三項賽和障礙賽,在賽事品質上下功夫,增加更多的賽事內容,包括馬術互動、馬術展會和馬術文娛等,真正讓馬產業在當地生根發芽,成為國內外騎手及馬術愛好者心目中“馬術勝地”。 (汪瑞華)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0年09月24日10:29
分享到:
(責編:關飛、常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