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聚美好安徽】水裡種出“金豆子” 闖出脫貧好路子

【查看原圖】

老觀鄉芡實種植基地。劉玉才攝

人民網阜陽9月23日電(記者 苗子健)位於阜南縣蒙窪腹地的老觀鄉,是典型的低窪地,群眾發展大綜作物產量低、效益差,發展經濟作物投資大、風險高,這也是導致群眾長期貧困的重要原因。

在不斷嘗試、探索中,當地依托淮河和低窪地的自然優勢,確定發展適應水生環境、經濟效益高的特色產業芡實。變水患為水利,變劣勢為優勢,讓老觀鄉找到了發展特色產業,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村民石慶田在芡實種植基地查看作物生產情況。苗子健攝

自2016年開始,當地通過招商引資,引入芡實種植企業。因種植技術先進,加上當地水體環境優良,產出的芡實個大、殼薄、味美、藥用價值高。芡實干果通過深加工成米仁,在市場上很俏銷,70%產品出口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余遠銷到廣東、福建等省份。

截至目前,老觀鄉現代農業示范區內的企業長期為167戶貧困戶提供就業務工,日薪可達100元以上,每年實現人均收入4200元。帶動562戶貧困戶參與土地流轉,實現年畝均增收600元。當地的貧困村依托企業進行產業托管,年均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

老觀鄉芡實種植基地。劉玉才攝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0年09月23日08:34
分享到:
(責編:關飛、常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