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芜湖焕新⑤丨长江三桥体育公园:家门口的幸福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张俊 陈曦
2025年11月21日08:57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初冬的安徽芜湖,总在不经意间藏着惊喜,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就是其中之一。

“没想到,杂草丛生的桥下空间摇身一变,成了风景宜人的体育公园,现在我几乎天天过来。”在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家住附近的王前进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俯瞰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

俯瞰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

谁能想到,如今这让人驻足流连的地方,曾经是配套缺失、无人问津的低效用地。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芜湖市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把空出的桥下空间改造为休闲健身新地带,为老城优化市民生活环境创造了新可能。

退休之前,王前进是一名交通警察,退休后的他,锻炼的习惯一直在线。

“过去健身要么去赭山公园,要么就去江边大堤,光是来回就要一小时。”话里话外,王前进略显无奈,但自从长江三桥体育公园开园后,出门锻炼也就是家门口的事。

孩子们在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嬉戏。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孩子们在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嬉戏。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有了体育公园,王前进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了,“一天4公里慢跑是标配,沿着体育公园的步道折返跑,特别方便,即便下点小雨,也淋不着。”

这座体育公园,为何在桥下?

芜湖长江三桥穿老城区而过,于2020年建成通车。原来,这片桥下空间隶属铁路部门管辖,一度闲置废弃,成为老城区的“边角地”。

芜湖长江三桥下,市民在遛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芜湖长江三桥下,市民在遛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周边辐射11个社区33个小区,且以老旧小区居多,相关公共配套设施少。”镜湖区弋矶山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主任柳风说,能有一个集中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是周边居民翘首以盼的愿望。

“老年人希望有健身设施,年轻人希望有灯光球场,遛弯的宝妈则希望有亲子乐园……”柳风告诉记者,先问卷征集,后搜集诉求,全年龄段都要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把公园建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后经与铁路管理单位多轮会商研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让这片桥下空间得以“开机”重启。

桥下空间变成市民运动的“活动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桥下空间变成市民运动的“活动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经过改造,2025年1月23日,总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的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应运而生,不仅为芜湖人提供了家门口的健身乐园,更成为城市更新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典范。

傍晚,记者来到体育公园,第一视角的感觉是,桥下空间,别有洞天。顺着彩色步道往里走,眼前瞬间豁然开朗:笼式运动场并排“站立”,篮球场、门球场、足球场一应俱全,配上环绕四周的彩色步道,看着就充满运动活力。

沿着步道一路向北,尽头就是长江大堤,时间宽裕,锻炼、逛园、赏江景能一次性搞定。

孩子们在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练习轮滑。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孩子们在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练习轮滑。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在周边群众眼里,三桥体育公园就是家门口的“活力场”,公园还先后承接了全国县域足球赛镜湖区五人制足球赛、芜湖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体部门球比赛,以及镜湖区老年人运动会。

作为体育公园的管理方,芜湖市新新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帆告诉记者,在建设之初,项目就融入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让公园更有韧性。

“除了日常过来运动健身的,也有不少过来打卡拍照的,最多的时候,日均入园超1万人次。”董帆继而补充道,无论是清晨的慢跑,还是午后的球局,抑或是傍晚的亲子时光,公园都以其多元功能与独特魅力,诠释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建设理念。

市民打卡桥下公园,享受亲子时光。肖本祥摄

市民打卡桥下公园,享受亲子时光。肖本祥摄

呼啸的高铁、热闹的球场、童趣的空间……长江三桥下的这处体育公园,不仅是城市更新的蝶变,更藏着市民最想要的“家门口的幸福”。

华灯初上,公园的灯光也随之点亮。

此时,在坐蹬训练器上完成几组拉伸后,王前进起身收拾,正打算朝家的方向走,并笑着说:“该回家啦,明天再来!”

相关阅读:

芜湖焕新① | 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有“颜”更有“料”

芜湖焕新② | 北门口社区:完整社区 “绣”出来

芜湖焕新③丨大砻坊科技文化园:老厂新说

芜湖焕新④丨峨山头矿山“变形记”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