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千亿!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何以可能?

2019年营收为0.8亿元,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飙升至40.65亿元。落户宣城以来,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堪称飞速。
“如今,总投资51.5亿元的四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将新建年产1000万套新能源智能网联及智能驾驶汽车产品生产线,达产后将新增营收约20亿元。”谈及未来,宣城立讯精密总经理助理夏克强信心满怀。
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一隅。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立讯精密的“加速度”,是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飞速发展的缩影。
放眼宣城全市,汽车零部件已成为工业体系中最大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宣城全市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700余家,2024年产值超85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70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观察一个产业的综合实力,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无疑是“晴雨表”。
中鼎2024年全球营收315亿元,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第87位;保隆气门嘴销量全球第一,不锈钢排气管全球前三;亚新科无飞边皮碗全球占有率35%……一批行业龙头如同产业脊梁,支撑起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架构。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上下游优质企业纷纷落户,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现已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并逐渐从“链的聚势”转向“群的跃升”。
宁国高性能密封件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广德市获评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称号,宣城经开区、郎溪、宣州等地协同发展……在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蓝图”上,宁国与广德构成“双核”,其余“多点”作为支撑的发展格局逐渐明朗。
位于宁国市的安徽鸿桥空气减震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还离不开较高水平的科创能力。”宣城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宣城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35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仅以中鼎集团为例,该企业拥有研发人员超3000人、专利1161项,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研发平台,并在美国、德国和法国建立多个海外研发基地。
此外,宣城市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接壤江浙,在两百公里黄金配套距离范围内,集聚了一批整车生产企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为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腾飞提供重要支撑。
先天禀赋加持创新赋能,宣城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强势崛起。
2024年,宣城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项目98个,协议投资31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项目78个,协议投资289.3亿元。
今年1至8月,宣城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35.9%。照此势头,2025年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有希望。
宣城,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实力,“汽”势磅礴地驶向更加壮阔的未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