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工徽匠成长记 | 许文豪:从普通技校生到国赛冠军

2020年秋天,当许文豪身背行囊初次踏进马鞍山技师学院校门时,和许多刚步入学校的学生一样,内心也带着些迷茫与不确定。没人会想到,三年后,这个看似普通的安徽少年会摘得国赛金牌,站在技能之巅。
“也许未来还不确定,但我始终相信,技能可以改变命运。”这是许文豪心中秉持的朴素信念。从机械制图、数控编程到设备装调,他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通过实习实训、案例实操深化对现代制造系统的理解,逐步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展现出浓厚兴趣和初步天赋。
许文豪正在操作增材打印设备。人民网记者 李希蒙摄
转变发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年,凭借优异的学业表现和突出的创新探索能力,许文豪成功入选安徽省增材制造青苗竞赛班。在这里,他第一次系统接触到三维逆向建模、多材料打印等前沿技术。全新的知识领域让他既兴奋又忐忑,经常为了一个技术难点钻研到深夜,也会因为突破了一个工艺瓶颈而欣喜若狂。
在指导老师王志晨眼里,许文豪在团队中快速成长的背后,正是因为他具备刻苦向上、勤于反思、乐于协作的可贵品质。
2022年,许文豪迎来了人生第一场重要比赛。站在安徽省第九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场,他沉着应战,将平日积累的技能完美呈现。“当省赛金牌挂到脖子上的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许文豪说。
许文豪正在对打印出的工件进行后处理。人民网记者 李希蒙摄
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安徽省集训队选拔中,他辗转合肥、芜湖等地深入企业、寻访专家、适应不同的增材设备,在持续半年的高强度训练中不断突破自我。
那个暑假,当多数同学享受假期时,许文豪选择留校备赛。他制定科学严谨的训练计划,坚持每日早、中、晚各完成一个全流程模块,每晚系统复盘操作数据、分析工艺参数、优化后处理流程,从模型精度、支撑结构设计到设备参数调节,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力求完美。
备赛过程中,许文豪自律、专注、追求极致。“心态决定状态,细节决定成败”也是在这个时候,成了他的座右铭。
2023年9月,当他站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的赛场上时,眼中已经没有了迷茫,每一个操作步骤都精准到位,每一个工艺参数都精益求精。“当增材制造(世赛选拔)项目全国总决赛金牌挂上脖颈的那一刻,我心中的那条路,更清晰了。”许文豪说。
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许文豪,还在不断提升自我,并用自己的方式回馈母校:他主动承担起培养新人的责任,将参赛经验倾囊相授。令人欣慰的是,在他的指导下,新一批选手在省赛中斩获金银牌,代表安徽出征全国大赛。
从迷茫的中职生到国赛金牌得主,许文豪的成才之路,是安徽省持续推进技工强省建设、高度重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缩影。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安徽技工教育质量和技能人才水平的体现,生动诠释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树立了榜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