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文化体育>>艺术

安徽作家苗秀侠《庄台 庄台》书写淮河“新史诗”

2025年08月28日10:29 |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小字号

“成功的下沉式主题创作”“具有鲜明的淮河地域特殊性和文化典型性”“留下了时代变迁与淮河蓄洪区的历史变迁”“彰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智慧”……8月26日,在苗秀侠长篇小说《庄台 庄台》新书分享会上,多位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现实性与历史性交融、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兼具、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深情书写淮河的“新史诗”。

当天,文心互见”安徽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第一期——苗秀侠长篇小说《庄台 庄台》新书分享会在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云南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阜阳市文联、阜阳市作协、阜南县文联、阜南县作协共同协办。

cfc902fa670eb0806902f432ea3dbdb

长篇小说《庄台 庄台》是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奋进新征程,书写新史诗”主题重点扶持项目。为打磨这部作品,作家苗秀侠曾多次深入蒙洼蓄洪区,沿着王家坝大闸周边的庄台走访调研,与当地居民促膝长谈,收集了大量鲜活的生活素材。从走访调研、伏案写作到成书出版,前后历时四年多。

书中以蒙洼蓄洪区为地理坐标,以庄台70余年的沧桑变迁为主线,将目光聚焦于庄台居民的生存现状与精神世界:从蓄洪时的紧急撤离到灾后的重建家园,从传统农耕生活的坚守到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探索,苗秀侠用充满诗意的文字,细腻勾勒出“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生动图景。作品中,自信自强的庄台百姓、极具辨识度的淮河文化符号以及淮河女儿们在苦难中展现出的坚韧与奉献,共同构成了一部鲜活的淮河地域文化志。

e874bb54e5fe486917e9ea09d0be9c2

上午10时,研讨会在纪念馆一楼报告厅启动,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飞担任主持人。安徽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陈先发,阜南县委书记李云川,云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尚语,皖新传媒阜阳新华书店副总经理尹敏分别致辞。

致辞环节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在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定格下这场作品研讨会的重要瞬间。10时30分,活动进入核心的研讨与分享环节,嘉宾依次发言,从不同维度解读《庄台 庄台》的文学价值。

d90484dd66faae5ab9ca7989f31a798

《十月》杂志原主编、十月文学院执行院长陈东捷认为,《庄台 庄台》以淮河治理为背景,以庄台为小切口折射出中国乡村的大变迁,小说在选题、叙事和结构方面做了精心设计,纪实性特点突出,主体性人物的塑造丰富饱满,为当下主题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成功探索。

《中国作家》主编李云雷则指出,小说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书写典型性的人物和特殊性的地域,勾勒了一部“抗洪简史”,折射了时代的整体变化,做到了历史、地域与人的完美统一。

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作协原主席许春樵高度肯定了该书的写作是一次有难度的下沉性的主题写作,作者有意识地运用具有较高辨识度的乡土化和快节奏的语言表现戏剧性的人物命运,描写淮河百年变迁史,展示出庄台人民“战天斗地、逆天改命”的奋斗精神,具有鲜明的淮河地域文化特色,对淮河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具备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同时针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安徽文学艺术院院长戴瑞结合自己曾在王家坝一带工作的切身体验,指出小说“庄台很窄,外延很宽”“角度小,情怀大”的艺术特点。

云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尚语指出,《庄台庄台》是一部典型的生态文学代表作品,小说通过典型人物塑造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将淮河地域文化融入人和自然关系的书写中,再现了“中国式抗洪治水”的历史;云南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部主任马非从编辑出版角度分享了小说从选题、写作到出版的整个过程,并对小说的前途和未来寄予厚望。

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合肥市作协主席洪放指出,小说作为“淮河女儿写淮河”的典型代表,具备较高的辨识度,小说在文本结构和人物塑造上进行创新设计,通过片状式的复调结构,提升了文本的精神向度和内在深度,以非虚构实现了现实主义叙事的突破。

安徽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飞认为,整部小说仿佛是一册可歌可泣的淮河人物志,一幅气韵生动的庄台群像图,这主要得益于散点透视加焦点透视的结构和复调式的叙事。这是一部向庄台致敬、向庄台人致敬也是向时代致敬的长篇小说,书写了“顺水而生”的淮河文化的生命简史。

嘉宾分享结束后,作家苗秀侠起身致谢,她眼含热泪回忆起创作过程中与庄台百姓的相遇,“是他们的故事与精神,支撑我完成了这部作品,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坚韧的淮河儿女”。最后,陈先发对研讨会进行总结。

5aba4d0431065fe817064d1e16707b9

当日下午,伴着初秋的微风,参会人员开启了实地探访之旅。众人走进王家坝纪念馆、郑台孜庄台和张晓凌美术馆,通过珍贵的实物、图片与影像资料,重温蒙洼蓄洪区的历史变迁与王家坝精神的形成过程;并走进村民家中,感受庄台百姓的真实生活场景,实地触摸书中描绘的“庄台肌理”。

a4450ea5988f78be2520a780bd858dc

作为“文心互见”安徽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首期,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在深度传承淮河文化的千年文脉的同时,也大力彰显王家坝精神的时代价值。活动现场,阜阳、阜南两地相关部门领导与作家代表齐聚一堂,任超、王今桂、朱得地等小说人物原型的到来,更让现场充满温情。《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全程参与报道,让《庄台 庄台》的故事与淮河文化的魅力,跨越地域界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苗秀侠是安徽太和县人,现为安徽省文联《艺术界》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擅长乡土文学创作。从事文学创作30多年来,已发表小说、散文4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权威文学选刊转载,有小说和散文入选年度作品精选集、《中国文学年鉴》等。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十余部。曾荣获老舍散文奖,安徽省政府社科奖(文学类),北京文学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冯长福 许梦源 张文洲)

(责编:欧恺、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