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省石台县创新“护苗”工作机制 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2025年07月28日17:05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护苗”工作,更好地巩固“扫黄打非”工作成果,安徽省石台县积极探索新模式,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通发力,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普法教育 筑牢法治防线

县检察院发挥引领作用,由主要领导带头,全体院领导均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依托“沐童·点石”工作室,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结合检察司法办案实际,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威严。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和“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检察院先后开展“携手关爱,共护未来”“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校园法治宣传活动,将“交通安全”“防性侵”“抵制校园欺凌”“国家安全”等法治小常识送入校园。同时,精选优秀普法教育培训课件,组织学校安排时间让学生观看并由专人讲解,确保法治教育入脑入心。借助市检察院“沐童”法治微课堂平台,录制“沐童”法治微课堂,通过讲述生动案例,向同学们介绍针对“罪错少年”的帮教场所——专门学校,让同学们认识到“专门学校”既能助力罪错少年重返正途,又能保护受害者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带来的恐惧。

创新活动 做活“护苗”宣传

通过“三点发力”进一步创新“护苗”载体,深化“护苗”成效,鲜活“护苗”宣传。找准“因人施教”着力点,提高宣传活动“感染力”,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多举措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做到走“新”又入“心”。在春节期间,将“护苗行动”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开展“迎新春·剪窗花”暨“扫黄打非·护苗成长”宣传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剪纸艺术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健康文化熏陶。借助“三下乡”活动契机,结合“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宣传“进农村”。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期间,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绘制“扫黄打非·护苗行动”主题原创手抄报,围绕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拒绝盗版等内容展开,一幅幅作品以“文明上网盾牌”“绿色小卫士”“哪吒护苗”等创意元素,传递青少年对清朗网络空间的思考。

执法行动 净化成长环境

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开学季和“双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清理整治活动,对县城校园周边的文具店、书店、打印店等经营场所进行检查,重点清查校园周边商店向未成年人出售暴力血腥等非法出版刊物、销售问题食品和烟酒的行为。对辖区内的KTV、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进行检查,杜绝违规接纳、聘用未成年等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今年累计组织联合执法检查12次,共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89件。网信与公安部门紧密合作,组织开展“护苗”“净网”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主动出击,广泛搜集淫秽色情、暴力血腥等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非法网络平台、网站、QQ群等情报线索,并依法进行查办,坚决防止不良信息侵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家校联动 营造家庭氛围

通过寒暑假向所有学校学生和家长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读本及安全倡议书等形式,提醒家长落实监护人责任,让学生远离危险。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开展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提高未成年人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监护意识、监护能力和法治观念。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轮流组织重点关注关爱对象家长进行一对一约谈,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普及。同时,建立并推动“督促监护令”制度,检察机关针对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等情形,制发《督促监护令》,并同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减少因监护问题导致的未成年人犯罪或被侵害情况。

案件查办 形成高压态势

综合运用心理干预、心理疏导、观护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手段,提升帮教质效。建立撤销附条件不起诉案件“一案一分析”制度,加强对案件的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以“个案指导+类案推进”的方式提升办案质量。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建立倒查机制,对强制报告义务主体实行“每案必查”,对不履行报告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责。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院与法院加强联动,会商研判证据认定和量刑幅度等问题,从严从快打击犯罪。此外,检察院推动建成未检“一站式”办案区,会同妇联、关工委等单位,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身体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石台县创新“护苗”工作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护体系,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信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护苗”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成效,为石台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曹凡)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