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安徽向前|安庆经开区:整零协同 “汽”势磅礴向未来

关于造车,安庆一直有梦,也曾在安徽汽车产业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91年,安庆汽车厂自主研发试制出第一辆“安达尔”小轿车,圆了安徽人的轿车梦。
30年后的2021年,《安庆市汽车千亿产业引领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出台,喊出了“建设安徽省汽车产业第三极”的口号。
当下,这一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安庆经开区内的汽车生产企业。安庆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在安庆市的汽车产业布局中,安庆经开区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江淮、振宜、福田雷萨三家头部汽车企业均坐落在此。
2016年7月,安庆第一辆江淮新能源汽车下线,标志着安庆汽车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2020年12月,振宜汽车首台整车下线,为安庆汽车产业发展提档加速。2022年7月,福田雷萨首台特种车辆下线,开辟了安庆在专用车领域的新版图。
盛夏,走进位于安庆经开区的福田雷萨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特种车辆正陆续下线。
据了解,落地安庆经开区的福田雷萨总部专注于工程机械、环卫及新能源专用车等特种车板块,在国内商用车领域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今年以来,生产经营形势非常喜人。我们将拿出‘跳起来摘桃子’的干劲和拼劲,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轮驱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年实现12亿元的产值目标努力拼搏。”福田雷萨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席俊说。
福田雷萨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一直以来,提升整车企业量级都是安庆经开区发展汽车产业的重点。”安庆经开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三大汽车整车厂商龙头凭借着强大的系统设计和集成整合能力,打下了安庆千亿汽车产业的第一块基石。
有了“整”,还要有“零”。
目前,安庆经开区聚集了环新、美的威灵、爱信、丰元等200余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产品涵盖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底盘、电驱、热管理及动力电池等汽车核心零部件,形成了开发协同、互利共生的汽车产业集聚。
在安庆经开区,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都是行业翘楚。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活塞环生产基地;气门座圈国内主机市场占有率第一;铝包容缸套国内主机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位于安庆经开区的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
作为安庆老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环新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步履铿锵。近年来该企业累计投入2亿元进行数字化改造,重塑生产与管理场景。环新集团的汽车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数字化卓越智能工厂通过采用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跃升。
透过环新这个行业巨头,安庆市汽车产业的深厚根基可见一斑。
有“整”有“零”,更要推进整零协同。
为此,安庆市和安庆经开区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主动上门解决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为更好满足企业需求,安庆常态化开展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活动,推进“整零协同”,通过信息共享,降低合作风险和成本,帮助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实现共赢发展。
今年4月,振宜汽车供应商协同发展大会在安庆经开区举办。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安庆有关部门积极和我们对接,企业间的产需对接效率更高。”上海众力汽车总经理于杰介绍,到安庆投资建厂,主要是为振宜提供汽车内外饰件,有了政府的牵线搭桥,合作非常高效,整个规模在2025年要达到10万(套)以上。
开放合作的机制也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安庆经开区,共谋更大合作空间。
2024年,安庆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17.5%,汽车及KD件产销26.8万辆(套)。
“下一步,安庆经开区将坚持创新融合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引入信息技术开发企业参与汽车产业发展,提高车载互联、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智能系统水平,打造全新的汽车产业生态链。”安庆经开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