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战高温,保供应,拎稳市民“菜篮子”

人民网合肥7月10日电(陶伟)连日来,合肥持续高温。面对“烤验”,如何保障市民餐桌上的蔬菜、瓜果及肉食品供应充足?
日前,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给出“定心丸”——该市积极统筹市民蔬菜、水果、生猪、家禽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确保市民“菜篮子”“肉案子”稳定供应不断档。
热浪滚滚,新鲜绿叶菜生产遭受考验。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特产处处长任家友介绍,合肥加强1630家蔬菜生产主体的生产调度,组织市农业行业蔬菜首席专家工作室、农技人员,指导各地提前安排和调整种植计划,合理安排茬口,选用抗热、耐湿、抗病的抗热青、早生华京、抗热矮脚白、矮杂1号小白菜等品种,扩大种植规模。
据悉,合肥本地“伏缺菜”规模化叶菜生产面积达4.1万亩,产量将达7.6万吨。“小青菜、毛白菜、生菜、苋菜、韭菜等叶类菜和南瓜、冬瓜、丝瓜、莲藕等常规蔬菜以及金针菇等食用菌,夏季供应稳定且充足。”任家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持续深化与都市圈周边地区合作。今年预计从岳西、霍山、金寨等地引入优质蔬菜约6600吨,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品种。
极端天气易导致露天蔬菜减产和畜禽养殖效率下降。合肥市突出设施化“增地增产”,让“菜篮子”和“肉案子”不再被动“看天”。
据悉,今年以来,合肥兑现市级奖补资金1801万元,支持新建蔬菜生产基地43家,新建设施蔬菜大棚43万平方米,带动蔬菜产能新增1万吨。
在庐阳区安徽芸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内,水肥一体化和风机湿帘降温等智能设施正呵护着蔬菜生长。通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合智能管理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高温影响,苋菜、木耳菜等日均上市量保持在6吨左右。
智能设施同样能赋能畜禽养殖。长丰县光大禽业负责人李新翼表示,智能环控系统能精准调节鸡舍环境,温度超过28℃自动启动水帘降温,高温季节产蛋率仍保持在92%以上。
据悉,合肥已有350余家规模养殖场配备智能环控设备,通过物联网实现环境实时监控与调整。目前,该市日均稳定供应生猪4700头、家禽28万羽、禽蛋460吨、渔业水产品500吨。
夏季高产稳产,离不开高效有序的生产管理。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针对夏季蔬菜生产特点,及时发布了《2025年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组织蔬菜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种植主体指导分阶段种足种好各类绿叶菜,同步加强蔬菜苗床、降温保湿、适度控水、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拉设遮阳网和防虫网等综合管理措施,确保菜苗健康生产。
在畜禽养殖方面,合肥市组织专家编制《合肥市高温天气畜禽养殖生产技术要点》,推广“两餐制”饲喂、营养调控等技术,让饲喂管理更科学。
此外,为进一步稳定夏季畜禽生产,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财政等部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全省首创畜禽水产等重要农产品养殖收入保险,安排1000万元试点生猪、肉禽、牛羊等价格波动大的重要农产品收入保险补助,实现传统农险产品向“保价格、保收入”升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