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平安“扁担”,一头为民,一头护企

一根平安“扁担”,以“平”之公义托起万家忧乐,以“安”之屏障护航百业兴盛。
日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综治中心内,聋哑人王某与李某因经济纠纷陷入沟通困境。调解员火速协调手语老师、特教老师到场翻译,驻点律师同步释法。指尖文字、专业手语与清晰法理交织成沟通的桥梁,最终促成双方和解——王某减免利息,李某分期还款。
今年5月,宿州市启动为期8个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聚焦惠企法规,推出新就业形态保障、“江淮普法行”、送法进企业等10余项行动,各县区同步发力护航电商、外卖骑手等新业态,靶向施策解决企业难题,凝聚执法司法合力。
无声调解化解个体困境,精准普法激活市场活力——宿州政法正以这根坚实的“平安扁担”,稳稳挑起民心所盼与发展所需。
挑稳“一头为民”:深耕源头解纷,筑牢平安基石
平安根基在于民。宿州市政法战线以“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为总抓手,推动风险隐患大排查、矛盾纠纷大化解等“五大专项行动”层层深入。督导暗访、风险提示、约谈督办、重点管理——一套层级递进的问效机制,压实了维护稳定的千钧之责。
而这根“为民扁担”最坚实的支点,便是高效运转的综治中心。
日前,周某某在工地被塔吊砸伤右手,索赔无门,宿州市泗县综治中心迅速将其诉求转交常驻的县司法局。调解员李素梅以法为据、以情动人,最终促成劳务公司及项目分包负责人三方共同赔偿周某某10.5万元。对周某某而言,“合理又迅速”的调解结果,正是家门口安全感最真切的体验。
宿州市埇桥区综治中心矛盾调解。埇桥区供图
在宿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在综治中心多元力量协同下,化为了“暖心事”。
宿州创新将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诉源、警源、访源“三源共治”紧密结合,打造“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一站式”解纷平台。今年一季度,宿州全市排查矛盾纠纷近4.2万件,化解成功率高达99.36%,位居全省前三。通过“三源共治”,诉前调解纠纷4985件,化解矛盾纠纷类警情近7万件。
挑牢“一头护企”:优化法治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宿州政法这条“扁担”的另一头,稳稳担起的是企业发展的信心与未来。
为畅通企业司法渠道,宿州市砀山县法院开通涉企案件“立审执”全流程绿色通道,优先立案、审理、执行。今年以来,受理涉企案件1587件,网上立案478件,平均立案时间缩短0.5个工作日;执行团队高效运转,涉企案件平均结案周期缩短20%,已为35家履行完毕的失信企业及时修复信用,助其重回正常经营轨道。
砀山县法院走访企业。砀山县法院供图
印发《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巩固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司法,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今年以来,宿州市侦办经济犯罪案件79件,避免企业经济损失1.5亿元;办理轻微违法行为减免案件1100件;帮助市场经营主体实现债权15.55亿元。
平安“扁担”挑起的是稳当。一组数据印证:今年以来,宿州全市刑事、行政类警情同比下降5.16%,治安案件立案数下降14.4%,交通事故亡人数下降5.24%……下降的安全风险曲线,勾勒出的是这座城市不断上升的社会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的图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