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忠诚灯塔

铜山派出所深藏在皖南的群山之中,从城区开车过来,要两个多小时,所里的许多同志常年“以所为家”。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点一滴、水滴石穿的坚守;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有的只是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的忠诚!从2000年建所到今天,一代代铜山民警用这份平凡铸就了非凡,用这份坚守诠释了担当,在这片山坳里书写着属于人民警察的无悔篇章。
“以所为家” 二十五年的坚守接力
“进了铜山门,就是铜山人!”这是铜山派出所现任所长周璟刚调来时,老所长紧紧握着他的手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背后,是整整25年如一日的坚守接力。铜山派出所的荣誉室里,保存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第一代铜山派出所民警身着橄榄绿警服的合影,眼神坚定而质朴。那时交通不便,离家的路途犹如一座座高山,连续几个月不能回家是常有的事。正是这样的艰苦环境,奠定了铜山所“以所为家”的传统。
如今,10人的团队接过接力棒,把“守”变成了“治”。他们建立主动勤务机制,打破传统等警上门模式,实行“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主动勤务机制,全天候巡防重点区域,确保警灯常亮、警察常见。常态化开展护学岗、交通岗,维护学生上下学安全,守牢群众出行交通安全线。90后民警小方曾问周璟:“所长,咱们这么拼图啥?”周璟指着荣誉室的照片答道:“就图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山里百姓喊的那声‘警察同志’。”
平凡微光 山坳里的警察故事
在铜山,警察的故事藏在那些看似细碎的日常里。2023年的一场暴雨中,由于地势起伏较大,低洼地区瞬间成了泽国。为了转移被困的乡亲,全所同志泡在齐腰深的水里,连续奋战!在开阔地带,他们站在铲车车斗上搜寻;在狭窄的小巷,就把群众背在身后,一步一步,硬是把所有被困人员安全转移了出来!那一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口号,而是他们的行动。
面对违法犯罪,铜山派出所利剑出鞘,绝不手软。2023年春节前,辖区企业价值30万的248块光伏板一夜被盗!现场监控条件差,线索几乎为零。但大家没有放弃,立刻调整思路:被盗光伏电板数量较大,犯罪嫌疑人想连夜运走,很可能使用货车作案。经连夜调取周边所有路口监控,大海捞针般走访摸排,最终经过缜密侦查、锁定目标、连夜出击,从池州到湖北、浙江,跨越千里将8名嫌疑人全部抓获,被盗光伏板一块不少地追了回来。
一枝一叶总关情。铜山派出所创新推行“林长+河长+警长”三长联动机制,把辖区划成7个党员责任区,由党员包保,把生态普法送到千家万户。2022年冬天,有村民报告发现一只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民警们二话不说,冒雪上山,脱下警服小心翼翼包裹住它,火速送医。当白鹇康复放归山林那天,几十位村民自发赶来见证。更让民警们欣慰的是,这些年,群众主动报告救助误入的白鹇、天鹅、老鹰、猫头鹰,主动上缴猎枪……这些温暖的瞬间让铜山民警深深懂得:大家发出的点点“微光”,照亮的是老百姓的心!
精神传承 从“铜山精神”到“四铜四山”
一代代铜山人始终传承着“坚守、奉献、创新、服务”的铜山精神。他们给新警上的第一课,永远是荣誉室里的“三堂课”——听传统、认责任、温初心。2000年起,第一批铜山派出所队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建设:全省第一个农村警务室在铜山成立,迈出了铜山探索便民服务的第一步;为维护辖区交通安全,市局将交通管理、事故处理权下放铜山派出所,第一代铜山派出所队伍全面筑牢交通安全防护网;他们还积极协调成立民爆物品销售服务中心,让企业少跑腿,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这些为民为企、守护平安的创新与实践成为一代代铜山队伍的“传家宝”。
如今,铜山派出所把25年的积淀凝练成“四铜四山”的党建品牌特色。他们联合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成立了“生态联勤工作站”,步巡车巡结合,守护山林安宁。2023年成功破获一起危险废物倾倒案,将涉案企业绳之以法!此外,铜山派出所建成“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一站式办理车驾管业务,让群众、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依托“警民议事厅”,他们线上线下联动,组建“江淮义警”巡逻队,动员治安积极分子,排查隐患,化解矛盾,让平安的根基扎得更深!
山高水长 永不熄灭的忠诚灯塔
有人曾问:“山里条件艰苦,年轻人能留得住吗?”铜山派出所的民警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这里的魅力,在于让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的价值。二十五年来,这座山区派出所先后培养出20余名业务骨干,许多人已成长为公安战线的中坚力量;累计收获群众赠送的锦旗100余面,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一代代民警用青春和汗水写就的忠诚与奉献。
从铜山派出所走出的周子成,如今已成为分局的破案能手。2007年加入的辅警余强,用脚步丈量辖区,总结出“三勤”工作法,仅用不到三个月就走遍了杨村警务室11个村民组的2700多名群众,实现人口熟悉率100%。老民警退休时常说:“我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山里,值了!”而新警入职时听到的第一句话永远是:“进了铜山门,就是铜山人!”
如今的铜山派出所,办公条件早已改善,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从未改变;破案手段更加现代化,但“走村入户摸实情”的作风始终如一;年轻面孔越来越多,但“警民鱼水一家亲”的传统永远传承。在这里,坚守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山里的夜晚,格外宁静,但铜山派出所的灯,永远亮着。这灯光照亮的,不仅仅是34.6平方公里的“飞地”,更是一代代铜山人用青春点燃的、永不熄灭的——忠诚的灯塔!就像所长周璟对新警们说的:“铜山的故事,像山间的溪流,像长明的灯火——它平凡,却永不干涸;它微小,却永不熄灭!”(陈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