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一线作为优服务 多点发力解民忧

作为安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新型城区建设改革探索区,合肥经开区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立足产业发展核心,做强基层治理及服务,进企业、访社区、听民意、解忧愁,多点发力为民、为企解忧。
服务加速“三个一”
从装修进场到证照齐全开业,以往商户至少需要15天奔波,如今在合肥经开区临湖中心如园社区仅用7个工作日就实现“开门迎客”。
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家理发店正在装修,随即启动“三个一”服务行动:第一时间上门开展“装修指导”,对照消防、卫生规范逐项讲解,确保施工合规;第一时间梳理“办事清单”,材料要求、办理流程和体检注意事项一应俱全,次日便交到店主手中;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全程代跑卫生许可证,帮助店主快速完成健康体检。“社区不仅全程指导,还帮忙代办,效率真的太高了!”店主直呼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办理好开业事宜。
织密安全“防护网”
合肥经开区百乐门商圈周边商业密集,集聚了众多“九小”场所。该区莲花社区服务中心以安全巡查为抓手,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及其自身近年安全生产情况,梳理重点企业清单,联合第三方专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下发整改清单,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莲花中心启动“九小场所”安全监管信息牌安装工作,对辖区1800多个“九小场所”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经营户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此外,还联动经开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理论+实操+考核”系统化培训,组织山姆超市、洽洽食品、正大广场等企业进行消防演练,累计培训超过400人次,增强了员工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公交车是居民日常交通不可或缺的工具。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合肥经开区公交公司深入实施“红色引擎・经彩同行”特色党建品牌矩阵,开展“安全、服务、创新”等17项服务品质提升行动,解决了线路优化、安全运营、智慧出行、便民服务等10余项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该公司以“民呼我为”为导向,精准优化服务。5月份以来,先后优化高刘循环2线、循环3线以及连接南北区的621、641专线公交4条,增设沿线站点6个,群众出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针对区内企业园区出行需求,公司持续为智能科技产业园、新桥科创示范区、大众汽车等园区和重点项目企业提供优质的定制专线服务,惠及企业员工超6万人次。
坚持“一线作为”
在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其他多个领域,合肥经开区各部门坚持“一线作为”,以实际行动为企、为民排忧解难。
从“网上办,就近办”到“教育问题码上监督”,从新建2个小区居民活动中心到建设全市首家银发经济产业园……合肥经开区社发局党委聚焦教育体育、卫生医疗、文化旅游、民政养老等领域,为民办实事。
在城市建设方面,合肥经开区建设发展局党员干部深入宿松路沿线、繁华大道改造项目一线,围绕绿化提升工程推进、交通疏导优化等市民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推动项目建设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以实际行动彰显八项规定落实成效。
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合肥经开区各街道、社区从细微处着手,持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作为合肥经开区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区域,高刘街道党委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解决基层及群众问题28项,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该街道沈塘村组建“志愿100”公益车队,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常态化提供免费送医陪诊服务,相关经验做法获合肥市委社会工作部推广。
下一步,该区将以更实举措推进真查实改,以更大力度落实开门教育。(李长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