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路”短“情”长,看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黄山黟县,G530改建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全力冲刺项目“最后一公里”;60公里外,G237休宁龙湾桥维修加固现场,新改造的便民通道焕然一新……这是黄山公路发展的双面镜像,一面是快速增长的“大”建设,一面是贴近民生的“微”改造。
S103徽州区段。成林摄
“路”有尽头,“情”无止境。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增量建设到存量提质更新,在黄山纵横交错的路网上,发展与民生的故事正在延伸:那些穿山越河的建设工程,一点点化作车轮下的平坦公路;那些细“治”入“微”的匠心养护,一寸寸筑起出行中的平安城墙。
建设加速绘就发展热力图
立夏过后,气温节节拔升,黄山大地处处涌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大干快上的发展热度。悠悠江河上,巍巍群山间,G530黟县县城至叶村段改建工程、S349歙县新安江小川大桥新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正唱响着公路向前、发展向上的奋进曲。
F007长陔岭隧道施工现场。邵琛摄
在F007长陔岭隧道及接线工程施工现场,人员忙碌,机械轰鸣,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长陔岭隧道及接线工程起于歙县绍濂乡,终于长陔乡,顺接F007,承载着歙县,尤其是南乡人民数十年的期盼。自2024年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克服山区地形复杂、地质灾害多发,以及施工作业场地受限和生态环保要求高等困难,全力以赴保质量,争分夺秒赶进度,力争在年底前建成通车。”项目负责人刘威说。作为提升歙县南部街源片区路网通达性的节点工程,长陔岭隧道建成后,将成为该片区的公路主干道,长陔乡至县城的通行时间将由80分钟缩短至60分钟,同时极大改善高海拔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频发期的通行安全状况,切实提升沿线乡镇8万余名群众的出行效率和生活品质。
如何抢抓发展机遇,推动黄山公路交通向强、向优高质量发展?抓好重点项目谋划和实施是一道“必答题”。黄山交通公路部门锚定项目建设目标,按照“建成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循环推进思路,充分挖掘积极因素,全力保障要素需求,推动转化为项目发展实绩。
G233歙县段。朱长楠摄
“十四五”时期以来,黄山普通国省干线新改建投资呈快速增长良好态势。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7.42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S348歙县新安江街口大桥、G530阳湖里至庄里(迎客松大道)等一批关键工程,进一步优化了路网结构,有效畅通了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通道。“项”上发力,向新升级,“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愿景加速变成实景,正是黄山交通公路部门奋力推动现代化高质量干线公路建设的生动实践。
民生温度诠释服务新维度
行入“祁”路,路内畅安舒美,路外山川如画,一路“祁”遇,美好出行就在“路”上。从安全形势严峻的重点管控路段,到公路和设施技术状况指数双优良的平安公路,这一变化,是黄山交通公路部门实施G237全线安防设施精细化提升的成果。
G237祁门段。金瑶摄
G237国道是黄山西南方向的一条重要主干道,全线穿村过镇路段共计30余处,且多临水临崖、急弯长下坡等路段,交通环境复杂。沿线村民安全出行意识较薄弱,叠加生产生活与公路车辆通行交织干扰,导致事故易发频发。生命攸关,责任重大,黄山交通公路部门紧扣群众最关心的“行得安全”问题,以硬件升级破解安全难题。在实施公路安全提升工程和交通事故隐患点整治的基础上,投资30.5万元对祁门赤岭、大北埠、金字牌集镇等重点路段进行专项治理,增设智能会车预警系统,完善公路安全标志标线等防护设施。通过全方位整治优化,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公路民生,在于“路”,更在于“民”。结合G237龙湾桥危旧桥维修加固工程改造优化桥两端便民通道,是黄山交通公路部门对“人民交通为人民”理念的实践诠释。黄山境内河流众多、村居分散,山区村民穿越公路下河下田需求较多,便民通道建设成为提升公路服务品质的重要内容。黄山交通公路部门坚持一点一案,以“绣花”匠心雕琢“方寸”之美,把便民通道打造成有温度的公路空间,真正服务于民。“便民通道不是简单的开口子,而是系统的民生工程,要综合考虑公路及附属设施的安全技术规范、通道的便民性和安全性,以及公路的整体美观和改造成本。”黄山交通公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便民通道改造事情虽小,延长一段护栏、硬化一段通道的工程量也都不大,但细枝末节都是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民生答卷”中的重要一题。
管养的是公路,连通的是民心。黄山交通公路部门以管养“含心量”提升公路“含新量”,彰显为民“含金量”,在每一处“微”改造中刻下动人的音符。群众的出行体验感、发展获得感在上升,黄山交通公路部门的为民之路也在拓宽。
G233歙县段。朱长楠摄
当无人机飞过公路,现代化科技赋能智慧管养;当为民设施被精心设计和改造,公路从物理通道升华为情感纽带。日益织密的公路网络,镶嵌路上的民生细节,这些都是黄山公路最动人的时代叙事。(姚群芳 林青华 余帆 桂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