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移动:数智赋能 助推江淮全域安全生态发展新跨越

在数字化转型与公共安全需求交织的新常态下,安徽移动以"数智技术+民生场景"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灾害全周期的韧性防护体系。从通信“生命线”的硬核保障到智慧防控的创新突破,从基层应急能力的全面提升到生态安全的数智护航,在江淮大地勾勒出一幅科技守护民生的壮阔图景。
安徽移动高科技装备在消防演练中的应用。安徽移动供图
硬核科技筑基——5G织就应急通信“生命网”
从抗击灾害的“生命线”,到城市治理的“神经元”,当技术创新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时,5G不再只是速度的竞赛,更成为托举城市安全的坚实臂膀。
在淮南,为提升应急救援效率与精准度,安徽移动紧扣消防支队科技赋能路径需求,积极部署,全力推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装备建设项目落地,为淮南地区防灾减灾注入“强心针”。该项目充分利用5G技术,为淮南消防支队提供了卫星便携站、侦察无人机、单兵图传、音视频布控球、指挥视频终端等一系列高科技装备及集成对接服务。这些设备的应用,使得淮南消防支队在灾情勘查、现场指挥和救援行动中如虎添翼。
“5G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救援队伍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灾区的第一手资料。”淮南消防支队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通过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我们能够迅速、全面地勘查灾情,这为制定救援方案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安徽移动室外一体化能源柜。安徽移动供图
当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城市治理的"必答题",在合肥,安徽移动勇立潮头,积极响应国家防灾减灾战略,巧妙借助5G网络建设东风,应用室外一体化能源柜技术,为通信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筑牢了“智慧防线”。
该能源柜由中移集团设计院自主研发,采用模块化设计,内设电源、设备、ODF等独立仓室,保障系统运行独立稳定。其占地面积小、组装灵活,单站部署周期较传统机房缩短80%,单站点可支撑周边15处基站5G设备,高效助力网络密集覆盖。截至目前,安徽移动已在重点区域建成约90处站点,构建了全省最大“平急两用”通信应急网络。在抗震、消防、洪涝等应急演练中表现卓越,显著增强网络韧性,提升通信安全性与稳定性。
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打造了生动样本,也为构建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树立了全新标杆。
安徽移动气象预警“云客服”平台。安徽移动供图
全域智防升级——解锁多维场景安全密码
从繁华城市到静谧山林,从产业园区到宽阔水域,安徽移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重构安全边界,为不同场景的安全防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铜陵,安徽移动聚焦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提升,依托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打造气象预警“云客服”平台。该平台能够依据实时气象态势,提前精准预测灾害信息,其精准度与高效性远超传统手段,同时通过AI语音机器人迅速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区域的相关人员。该平台相比传统预警方式,具有预警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误差低的多维优势,极大增强了民众应对气象灾害的提前准备与应对效能。
于黟县五溪山自然保护区,面对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安徽移动为黟县林业局量身定制5G+森林防火平台。凭借5G技术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该平台化身“火眼金睛”,实现对广袤林区的全天候实时监控,自动识别并预警灾情,一旦发现火情隐患,工作人员可借助平台和手机客户端迅速响应、及时处理,全方位筑牢森林资源的防火屏障,推动森林防火管理水平迈向新高度,让科技为守护绿色家园保驾护航。
安徽移动工作人员在测试手持便携式干扰设备。安徽移动供图
针对淮北市临涣化工园区无人机“黑飞”问题,安徽移动迅速搭建无人机低空防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电频谱被动侦测和毫瓦级导航诱骗技术,并配备手持便携式干扰设备,具备人工操作和24小时无人值守两种灵活处置模式,精准打击无人机“黑飞”行为,为园区内危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护罩”。
在芜湖,安徽移动创新推出千里眼智能防溺水解决方案。通过与“平安乡村”平台深度融合,新增智能防溺水“千里眼”摄像头,集多种强大功能于一身。依靠AI智能巡检与视频数据分析技术,该产品能够快速精准发现并预警危险情况,实现重点水域监管从单纯人防向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重大转变,有效降低溺水事故发生率。目前,已在南陵县多地广泛安装并获得当地高度认可,为防溺水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增添一道坚实的科技防线。
安徽移动装维人员在为李大爷讲解如何在手机上查看预警信息。安徽移动供图
民生温度无界——科技守护“沉默的角落”
技术的力量,最终要落脚于“人”。安徽移动将创新融入民生场景,让守护无感却无处不在。
“装了这烟感器,心里踏实多了!”李大爷朴实话语,成为技术温度的最佳注脚。在怀远县榴城镇五郢村,安徽移动志愿者为30名五保户、空巢失能老人安装移动智能烟感报警器。该报警器采用先进光电传感技术,当检测到烟雾异常时,会立即发出高分贝蜂鸣并向监护人手机推送预警信息,通过“设备报警+远程提醒”双重保障机制,守护老人居家安全。
六安林场的“智御山火”体系则更显科技温度。热成像无人机每日巡航500平方公里林区,相当于200名护林员的工作量。智能喊话系统可远程劝阻违规用火行为,巡检林区火情发现效率提升80%,人工成本降低60%。“现在巡林不用翻山越岭,在指挥中心就能‘一目了然’!”林场负责人点赞道。(安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