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区: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稳”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图为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
今年以来,雨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个往前赶”工作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进姿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一季度,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去年全年水平,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顺利实现“开门稳、开门红”,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季度,雨山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6.91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位居全市第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同比增长13.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6.5%,增速高于全市32.1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3。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内需潜力加速释放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季度,雨山区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9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位居全市第3;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2位。
“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带动了消费市场活跃,加上政府发放消费券、举办促销活动等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市民消费热情。”雨山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根据安徽省商务厅等9部门关于印发《2025年安徽省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等文件的通知,全力做好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工作,积极宣传动员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加快推进政策落实。截至目前,参与以旧换新企业共66家,汽车以旧换新拉动销售额约5亿元,家电数码产品及电动自行车拉动销售额约1600万元。紧扣消费热点,做好全区消费券发放谋划工作,截至目前,发放汽车消费券、普惠消费券共670万元,拉动消费2.5亿元。打造“首店、首发经济”体验式消费新场景,今年一季度,万达广场成功招引首店品牌3家,首店开业日均客流破万,体验式消费占比提升15%,形成“首店引领一业态创新一商圈升级”的良性循环,推动商业业态升级、消费能级跃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在稳增长的同时,雨山区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一季度,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7%,增速高于全市52.4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展现出强劲的创新驱动态势。
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据了解,今年以来,雨山区不断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企业更加精准。根据《以上进对冲下行工作方案》,对40家营收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开展“小升规”培育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家,总数达168家;二是工业经济稳步运行。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18.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好于预期;三是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建设,全区已聚集人工智能企业21家。坚持以市场化模式科学布局建设算力中心,已上线运营算力112P、消纳率100%。数字赋能加快推进,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完成率100%。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季度,雨山区科技创新指标表现亮眼。在创新人才方面:今年以来,与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地合作暨定向培养协议,协助小视科技赴安工大、皖江工学院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招引高层次人才15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65人,年度任务完成率112.11%。在创新主体和产出方面: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增长16.4%;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45家、增长64.8%;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6家、增长48.5%;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季度,雨山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沪苏浙项目加快落地。引入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33.91亿元、占省外资金比重58.3%;二是创新合作提质增效。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总额320万元、全市第4;三是对接交流不断深入。赴长三角地区对接交流33次。区教育局与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邹城市教育局签订数字赋能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锚定目标再发力 奋力实现“全年稳”
“开门稳”只是起点,实现“全年稳”仍需持续发力。雨山区委、区政府号召全区上下始终保持“拼”的劲头、“抢”的节奏、“实”的作风,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下一步,雨山区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健全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分析研判,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激发消费潜力。持续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培育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新业态。推进商业街区改造升级,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产品上行;三是推动产业升级。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为雨山区全年经济发展开了好头。当前,全区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目标任务,扬长补短提升突破。全力以赴抓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全力以赴抓项目,树牢全区“一盘棋”意识,千方百计招项目,提速提效建项目,多管齐下谋项目,齐心协力拼项目。全力以赴抓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为企服务。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通讯员 彭林 韦文君 曹阳 聂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