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当涂:“小螃蟹”激活乡村振兴“大能量”

2025年05月12日14:42 | 来源:马鞍山日报
小字号

  碧波荡漾的大公圩腹地,蟹肥水美的江南水乡,当涂县塘南镇正以“中国河蟹产业第一镇”的姿态,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从生态养殖到精深加工,从科技赋能到文旅融合,“当涂螃蟹”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升级、激活全域发展的“金色引擎”。

  科技赋能 解码“当涂模式”的创新基因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塘南镇便率先开启围网人工养殖河蟹的探索之路。历经市县水产技术专家与广大养殖户数十年的反复实践,2002年,当涂县携手上海海洋大学编制并实施了《当涂县河蟹振兴工程》,成功总结出“种草、投螺、稀放、配养”的河蟹生态养殖“当涂模式”。

  2021年,当涂县与上海海洋大学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力构建“1+3+N”产学研合作机制,即1个教授博士工作站、市县镇3级技术人员以及N个试验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蟹田+水稻(小麦)”等新技术集成开发,对现有的河蟹养殖技术模式进行改造升级。通过科技赋能,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实现“一田两用”,有力推动粮食生产、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在坚守生态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当涂县大胆创新,搭建“物联网+生态养殖”智慧平台。水质监测实时预警、精准投喂智能调控、病害防控云端诊断……数字化技术让传统蟹塘变身“智慧车间”。同时,依托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种苗选育、养殖技术、品质溯源等环节的创新突破,为当涂螃蟹生态养殖插上科技的翅膀,引领其走上绿色养殖新赛道,焕发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

  产业赋能 全链升级激活发展动能

  沿着围乌路塘南段前行,马鞍山市创荣食品有限公司映入眼帘。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螃蟹深加工的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销售蟹黄蟹肉、蟹粉等系列高端蟹制品。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深度参与螃蟹养殖、销售、加工、收购等关键环节,与本县及周边县区的数百位养殖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构建起稳定、优质的供应链体系。

  2024年,公司螃蟹加工量突破400吨,销售收入超过4000万元,合作养殖户亩均增收500多元。目前,公司已与国内5家上市食品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带动600余户农民通过养殖螃蟹走上致富之路。

  如今,当涂螃蟹已形成涵盖“苗种繁育、生态养殖、螃蟹加工、电商物流”的完整产业链条,有力带动了加工、流通、休闲和服务等二、三产业发展,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近40%,河蟹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文旅赋能 品牌破圈点亮水乡经济

  走进塘南镇全新建成的600平方米螃蟹展销中心,“物阜·江南鱼米丰饶地”“业兴·一镇一品蟹当头”“名扬·生态河蟹第一镇”三大展区,通过沉浸式体验、文化场景复原,全方位展示“当涂螃蟹”的魅力。为塘南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塘南镇更以蟹为媒,深入挖掘当涂螃蟹产业中的文化、工艺、产品等元素,通过文化普及、美食体验、休闲度假等活动,推进美食与旅游一体化发展,衍生出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多种新型旅游业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类型与经营模式,实现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从碧波蟹塘到百姓餐桌,从科技赋能到全域振兴,当涂县正以“小螃蟹”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的“大格局”。未来,塘南镇将持续擦亮“中国河蟹产业第一镇”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通讯员 张萍)

(责编:苏恒、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