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议|安徽合肥网友建议将地铁打造成“诗意长廊”获回应

人民网合肥5月1日电 (吕欢欢)若将《诗经》的回环往复植入当代,让“蒹葭苍苍”化作地铁玻璃上的倒影,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日前,安徽省合肥市一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将合肥市部分地铁打造成“诗意长廊”,让每一位“赶时间的人”获得一片宁静,停下脚步,读一首诗,感受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网友留言。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我是合肥的一名市民,也是合肥地铁的常用乘客。地铁不仅是出行工具,也可以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该网友在留言中建议,可以在部分地铁站台的玻璃上贴一些精选的诗词或名句,既美化环境,也能让大家在日常出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针对该网友留言,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室回复道,为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并展望科技未来,合肥轨道交通集团已在3号线重点车站站台设置了诗词装饰;在1号线包公园站打造“清心驿站”,巧妙融合脸谱、浮雕、剪影、铜雕壁画等艺术形式,结合诗词美句与合肥方言,构建起富有故事性的地铁空间;在5号线渡江战役纪念馆站打造“红心驿站”,运用立体剪影、3D打印及电子屏等现代技术,将合肥经典名句与人文典故融入廉洁文化展示,着力营造正气充盈、积极向上的城市氛围。
部门回复。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与此同时,合肥轨道交通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地铁空间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在重点车站设置“书香轨道”智能书柜,并先后举办“诗词大赏”“三月三秋浦河李白诗歌节”“元宵灯谜”等系列文化活动,借助轨道交通网络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合肥市民。
对于该网友的建议,合肥轨道交通集团也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实践,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结合传统节假日、世界读书日等节点开展多样化活动,在车站适当位置张贴诗词名句,利用线上“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线下现场互动等多维渠道,持续向市民乘客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