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安徽向前丨亳州利辛:“纺织大县”的“户外梦”

是做自己的户外服装品牌还是继续帮国外品牌代加工?2024年9月,跟利辛县政府副县长陈静见面聊天后,在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的姚建波,下定决心转型,着手打造自有品牌。
谋转型,目标“户外”
今年刚满50岁的姚建波,是浙江诸暨人,17岁进入纺织行业的他,2011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
地处皖北的利辛,纺织工人众多,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轻纺服饰产业”来说,有天然吸引力。姚建波来到这里后,靠着给国外户外品牌代加工,闷头做了20多年外贸。
用“闷头”来形容姚建波,并不夸张。
做代加工有保密要求,而他也确实不善言辞,多年来,几乎不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当地知道这家企业的人也不多。只有关系非常近的同行,才了解姚建波的水平和为人。
也就是这个原因,2024年利辛在梳理全县户外运动相关企业时,相关政府部门对姚建波的企业知之甚少。
利辛县一企业的户外装备展区。阮煜宁摄
“虽然信息不多,但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这家企业应该很不错。连续经营20多年,说明订单稳定,客户对他很认可。员工很少离职,说明他待人处事很厚道。这样的企业、企业家,值得我们信任。”利辛县副县长陈静说。
为什么要进行产业大摸底?分析企业情况干什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背后是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布局。
多年来,依托数量庞大的纺织工人群体,利辛县围绕“一块布”做文章,将“轻纺服饰产业”作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汇聚500余家各类纺织服装企业,成为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3年9月获评“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
“轻纺服饰属于传统产业,如何进行转型升级?近年来,我们一方面推动科技创新,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另一方面就是分析市场,寻找更好的产业发展定位。”陈静介绍,2024年,利辛县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抢抓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机遇,开始全方位打响“利辛户外”区域品牌。
瞄准“户外”做文章,利辛县并不是心血来潮。
多年来,在轻纺服饰产业的沃土中,利辛县“户外运动服饰”异军突起,知名户外运动品牌“伯希和”就扎根于此。2024年,伯希和年产值32.07亿元、同比增长245.8%,“双11”活动期间电商销售额达9亿余元,2023—2024年连续获评中国纺联“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同比增速连续位列中国户外品牌第一名。
除了伯希和,在户外运动产业链上,利辛县也聚集了安徽京盛和服装、利辛县凌盛服饰等专业生产企业,其中,利辛县凌盛服饰就是姚建波所在企业。
利辛县一户外服装生产企业内,工人正在忙碌。阮煜宁摄
强信心,全面发力
利辛全面发力户外产业,对相关企业是一大利好,特别是对姚建波来说,更是坚定了转型信心。
其实,早在2023年,姚建波就与朋友孙涛,在利辛成立了亳州市斐踱户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准备发挥专业特长,打造自有户外品牌,可公司成立后,他还是一直在犹豫。
“以前也有朋友、同行转型做内销,但市场开拓不容易,品牌很难打造,很多都赔了。最近这两年,外贸形势不好,我们也知道必须要转,但确实是信心不足。”姚建波说。
犹豫一年后,2024年9月,姚建波得知县领导上门找他来了。
那次聊天,陈静开诚布公,详细介绍了安徽对户外运动产业的重视,亳州市、利辛县发展该产业的思路、谋划和部署,以及县里能够给予的各种支持。
“你们的产品做出来之后,县领导最少一人买一件,走到哪里就代言到哪里。”陈静说的这话,姚建波相信,因为伯希和一直都在享受这个待遇。不仅是利辛县,亳州市领导也是到哪都化身“推销员”。
从那之后,姚建波和孙涛的自有品牌打造,开始驶入“快车道”,企业理念、产品定位、面料选择、板型设计等逐一落地,甚至还通过股权引入清华美院的专业人才,对品牌LOGO、款式造型等进行全方位的更新升级。
姚建波在向记者介绍户外服饰生产细节。阮煜宁摄
“以前的户外服饰,以满足滑雪、登山等需求为主,功能性要求很高。现在的户外更贴近生活,以我们的专业水平,加上地方大力支持,我们相信一定能做好。”今年4月11日,在采访时,姚建波介绍,目前他们已完成产品的板型设计,新产品很快就将与大家见面。
记者从利辛县了解到,今年3月底,安徽省印发了推动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该县结合实际完善了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6条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目标。
规划建设户外运动产业园,加快推进伯希和户外运动产业园建设,筹建功能性面料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基金引导……如今,利辛县户外运动产业正在全力推进。
“我们提出了五个‘第一位’,第一位主导产业、第一位品牌打造、第一位干部推动、第一位联手共建、第一位要素保障,重点打造户外运动产业优势集群县。力争通过‘利辛户外’品牌引领,今年实现全县规上新材料(轻纺服饰)产值80亿元以上,新材料(轻纺服饰)产业总产值200亿元的目标。”陈静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