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安徽:信贷加力 更多资金流向实体

2025年04月03日08:31 | 来源:安徽日报
小字号

  “2月末,我们在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贷款余额3600万元,没想到‘知产’真的变成了‘资产’,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高新项目研发和投产都在进行中。”安徽迪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所说的贷款,源自“共同成长计划+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作为一家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近年来,安徽迪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不断扩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急需扩大资金流支持项目研发、投产。

  “我们在了解企业情况后,与其签署‘共同成长协议’,期限3年,约定与企业开启全生命周期业务合作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挖掘该公司知识产权价值,指导其享受市区级知识产权质押补贴,以企业拥有的专利权质押作为增信措施,将授信总额度增加至5000万元,并向上级行申请贷款优惠利率,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3月25日,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发布最新数据,截至2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8967.18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列全国第4位,高于全国2.70个百分点。

  据悉,今年以来,按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求,安徽省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全省货币信贷运行延续并巩固了近年来持续向好态势,整体呈现“量增、质优、价降”。

  数据显示,2月份,安徽省新增贷款587.11亿元。这些“百亿”的数目并非“大水漫灌”,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准滴灌”举措、直达工具的出台,为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新增贷款都投向了哪里?大头投向了企业。数据显示,2月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91.65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当月增加81.34亿元,同比多增104.55亿元;住户贷款当月有所减少。

  哪些领域备受各大金融机构青睐?

  “今年以来,发挥政策工具引导作用,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月末,全省各类再贷款再贴现余额1146.1亿元,当年累计发放261.1亿元,落地碳减排工具贷款469.3亿元。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下,信贷资源不断向制造业、涉农、普惠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2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为1.05万亿元、6507.5亿元、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18%、15.5%,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当前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转型的背景下,制造业升级需求旺盛,安徽省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加大对制造业信贷支持力度。2月末,安徽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0518.89亿元,同比增长16.0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08个百分点,当月新增143.58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保持高位增长。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关键所在,聚焦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机构不断对股、债、贷多元化融资方式进行创新,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2月末,安徽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008.98亿元,同比增长15.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48个百分点,当月新增112.43亿元。

  聚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等重点领域,金融机构用足用好优惠信贷政策,全方位提高农业金融服务水平。2月末,安徽省涉农贷款余额25710.84亿元,同比增长9.63%,当月新增299.71亿元。

  贷得到,还得成本低。今年以来,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向实体经济让利力度不断加大。

  “2月,全省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7%,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3%,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4%,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从居民端还是企业端,贷款利率均持续下降,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有力激活了发展、消费活力。(记者 何珂)

(责编:关飞、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